桑里城
参见“桑日”(1963页)。
参见“桑日”(1963页)。
见“巴岳特”(410页)。
见“宝丰社”(1522页)。
见“洛桑坚样嘉措”(1735页)。
解放前伊犁乌孜别克族学校名。初创于18世纪70年代末,原为乌孜别克清真寺宗教学校,初仅能招收学生40—50名。20世纪初,规模扩大,教学内容逐步向现代化过渡。30年代时发展成为正规制小学,改名为“鲁西
见“张格尔”(1181页)。
清朝废土司设屯官的措施。通行于四川藏族地区、青海撒拉族地区等。乾隆(1736—1795)年间,清政府镇压四川杂谷、嘉绒及大小金川土司后,废除土司制,设屯官统治其地,屯设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武职,依
见“乾陀罗”(1982页)。
参见“御泥布族”(2257页)。
见“基诺族”(2027页)。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廉年号。1053—1055年,凡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