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汉书

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撰。120卷。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官兰台令史、中护军。其父班彪曾作《后传》65篇以续补《史记》,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未成而卒。固在《后传》基础上,积20余年,撰此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其妹班昭和马续补成。是书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所记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前206—公元23年)间西汉230年史事。计纪12、表8、志10、列传70篇,后人析长篇为子卷,成120卷。本纪及列传中包含着许多民族史的资料,其中《匈奴传》详述先秦至西汉地皇年间匈奴之兴衰;《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简要地介绍了西南夜郎、滇、邛都、嶲、昆明、徙、巂都、冉��、白马及南粤、闽粤、朝鲜的情况;《西域传》记载婼羌、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托、西夜、蒲犁、依耐、无雷、难兜、罽宾、乌弋山离、安息、大月氏、康居、大宛、桃槐、捐毒、莎车、疏勒、尉头、乌孙、姑墨、温宿、龟兹、乌垒、渠犁、尉犁、危须、焉耆、乌贪訾离、卑陆、卑陆后、郁立师、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东且弥、劫、狐胡、山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等诸国和诸族简况,开创《西域传》之先河,为后世史家沿用。是研究古代民族史的珍贵史籍。唐以前已有23家注。唐颜师古集大成,为之作注,系现存最早广为流行之注本。论著有清王先谦《汉书补注》、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陈直《汉书新证》;选本有冉昭德、陈直达《汉书选》。通行为武英殿本及1962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猜你喜欢

  • 和林等处行中书省

    见“岭北等处行中书省”(1396页)。

  • 会章

    清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理藩院尚书※延煦之子。光绪二年(1876)进士,累官理藩院侍郎。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维新失败后,在朝汉官罹法网者众。其秉公直谏,独奏论刑狱贵持其平,不

  • 角端弓

    古代匈奴、鲜卑等使用的一种弓。角端似牛,角可为弓。《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其地产“角端牛,以角为弓,俗谓之角端弓。”陆玑《毛诗疏》称: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曾以弓赠汉使苏武。

  • 和蛮

    古族名。今哈尼族先民。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南北朝以后,从原来的僰、叟、昆明族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民族集体。始见于唐张九龄《敕安南首领爨仁哲书》:“和蛮大鬼主孟谷悮”。因其信仰巫鬼教,政治、宗教上的首领称

  • 呼伦贝尔八旗

    清朝守卫中俄边界的八个驻防旗。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为加强呼伦贝尔地区中俄边界的防卫,经黑龙江将军珠尔海奏请,始建呼伦贝尔城(今海拉尔市),由布特哈调来索伦、达呼尔、陈巴尔虎、鄂伦春兵丁共3千名

  • 脱卜柯依汗

    见“头克汗”(631页)。

  • 斛律平

    北魏、东魏、北齐大臣。敕勒(高车)斛律部人。※倍侯利玄孙,大那瓌子,左丞相※耶律金兄。善骑射,有干才。北魏景明(500—503)中,为殿中将军,迁襄威将军。正光(520—525)末,从大将军尉宾镇压六

  • 乌桓胡骑

    汉朝统治下的乌桓骑兵。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摆脱匈奴统治,率众附汉。汉帝以留作宿卫为名,将大批乌桓骑兵编为“乌桓胡骑”,由宿卫兵校尉及司马、胡骑司马统领。“引乌丸(桓

  • 临渭氐

    氐族的一支。出自汉武都白马氐之后。原居武都(治今甘肃西和县南),后迁陇右略阳临渭(治今甘肃秦安东南)。十六国前赵时,其豪帅蒲氏(后改为苻氏)率部众徙居关中高陆(今陕西高陵)。后赵时,率众至枋头(今河南

  • 姆海哈娄

    鄂温克族旧时的一种婚姻习俗。鄂温克语音译,意为“赠送乳牛”。内蒙古阿荣旗的鄂温克人过去男女订婚后,到十七八岁时,男方要向女家送彩礼,届时,女方父母又向男方索要物品,母亲要1头乳牛作为哺乳女儿的报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