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汤东杰布

汤东杰布

1385—1464

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藏戏创始人。又作汤东结布。又名贝楚巴旺秋尊珠桑波。藏族。生于后藏恰卧约哇拉孜。自幼聪慧。初为宁玛派僧人,后改从噶举派,一生倾心佛教。对藏族建桥事业卓有功绩,以西藏与其他藏区江河拦路,交通不便,发誓建桥,造益众生,周游藏区,募集资金,西至阿里,南达门域、洛域,东到康定,北抵拉萨河上游,将所集资金,首先在后藏之曲卧日建吉祥曲卧日大铁索桥。此后藏区又建铁桥13座,或由其主持、资助建成,或受其影响建成。故被藏民称为“佳桑巴”(意为“铁桥者”)。在建桥过程中,招集山南琼结县贝纳家的七姐妹组成歌舞团,四处演出,募集资金。经过长期演出,改进成藏戏的前身,今日藏戏即始于此。后世藏戏演员多自称“汤东甫洛”(意为“汤东弟子”),尊其为藏戏祖师。有藏文版《汤东杰布传》,详载其生平。

猜你喜欢

  • 马沙亦黑

    明代天文学家。汉名吴琼。回回人。祖籍西域撒马儿罕。才识卓越,深通历法。洪武十二年(1379),来华入见太祖朱元璋,问答称旨,授刻漏博士,受命改正中国历数,并制浑天仪。又设回回博士馆,置同来诸人。十五年

  • 元禧

    ?—501北魏宗室。字思永,或作永寿。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咸阳王,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出为冀州刺史,加都督冀等六州诸军事。诏以廷尉卿李

  • 长孙稚

    ?—535北魏大臣。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魏上党王长孙道生曾孙,殿中尚书长孙观子。原名冀归。6岁降袭上党公。孝文帝以其幼承父业,故赐名稚(《北史》,避高宗治讳,写为幼),字承业。史称其聪敏

  • 叶赫巴图鲁

    见“炒花”(1502页)。

  • 置顿官

    吐蕃管理驿站之官员。唐代吐蕃在各地设有驿站,以供传递军情、宣布政令、使臣往来之用。每百里一驿,亦有数百里者。从青海古莫离驿(青海湖附近)起,西南行至吐蕃山南之勃令驿,其间设驿站14处。每站设置顿官,主

  • 八儿思阔

    西域古地名。见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宣徽院使贾公神道碑》。《明宪宗实录》作巴儿思渴、把思阔。《边政考》作把儿思阔。清雍正九年(1731),筑巴尔库勒城,设安西厅,隶甘肃布政司,以安西同知驻其地。“巴尔

  • 伽阇那

    见“伽色尼”(1098页)。

  • 南诏世宗

    见“逻盛”(2062页)。

  • 辑怀城

    古城名。位于古牧地(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北米泉县城)。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建。分设4门:东承恩、西敷信、南旸若、北星从。光绪二年(1876)清军与白彦虎军队于此发生激烈战斗,败其众,史称“古牧地之

  • 塔勒纳沁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蒙古语,“旷野有鸦”之意,或云意为“果子沟”。维吾尔语称此地为塔什伯拉克,意思是“石庙”。又名沁城。今新疆哈密县沁城。清朝设绿营塔勒纳沁管屯都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