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都

海都

①古代蒙古部首领。孛儿只斤氏。合赤曲鲁克之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六世祖。幼时,因自家草场被札刺儿部人破坏,发生冲突,阖家遇难,牲畜、财物被掠,本人被藏匿,幸免于难。被入赘巴儿忽部的叔父纳臣营救至巴儿忽真谷(今巴尔古津河流域)。及长,被推举为部长。为报父祖之仇,率兵攻破札剌儿部,掠其民为奴,势力渐盛,附近各部相继归服,逐渐形成为强部之一,为后来蒙古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是,札刺儿部民世代为其后裔的奴仆,一直“被遗留给了成吉思汗”(《史集》卷1第2分册)。有3子:拜姓忽儿、察剌孩领忽、抄真斡儿帖该。②(1235?—1301)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孙,合失子。父卒,嗣领其众。蒙哥汗即位后,窝阔台系宗王失势。宪宗二年(1252),被谪封于海押立(今伊犁西)。中统初,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怀怨,阴附阿里不哥发难。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被平定后,仍谋求自立为汗,拒绝忽必烈征召,雄据西北,结好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系诸后王,扩展势力。三年,忽必烈虽以蔡州为其分地,按年赏赐,仍难拢其心。与忽必烈所封察合台汗八剌争战,继而约和,并于六年助兵攻伊儿汗阿八哈。后扶立八剌子笃哇为察合台汗,联兵扰天山南北各地,连年与元军争战。二十四年,暗结东道诸王乃颜等,谋东西夹攻元军,因乃颜迅速被平定,未竟。二十六年,复进逼蒙古旧都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闻忽必烈汗亲征,始遁。后屡犯边,与镇守西北的皇孙甘麻剌、铁穆耳军作战,终忽必烈一朝战事未断。成宗大德元年(1297),为元将床兀儿败于八邻。四年,又为海山(武宗)败于阔别列。五年(1301),与笃哇纠合窝阔台系、察合台系后王40人再犯和林,兵败和林北迭怯里吉及合剌合塔,不得志,退军,不久病死。

猜你喜欢

  • 给布给罕

    小儿防寒衣。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额尔古纳河地区,是使用驯鹿鄂温克人幼童旧时的传统冬装。用狍皮或驯鹿皮制成。

  • 索赤赞普

    吐蕃王朝传说中的第四位赞普。姓勃窣野。※定赤赞普与索塘塘王妃之子。藏史称以其曾祖※聂赤赞普为首的七位赞普为“天墀七王”,其为之一。卒,子美赤赞普嗣。

  • 莫一大王

    旧时壮族供奉的神祗。流行于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柳江、融安、鹿寨、龙胜等县壮族地区。相传莫一大王为宋代壮族英雄,有移山倒海本领,后被朝廷杀害,变成灵验的神灵。旧时几乎每家神龛上都写着“敬祀通天圣

  • 阿鲁浑萨理

    1245—1307元朝大臣。又作阿鲁浑撒里、阿里浑撒里、阿剌浑撒里。畏兀儿人。祖阿台萨理精佛学,父乞台萨理,通经、律、论,名万全。父卒,以父字为全氏。师事国师八思巴,晓多种语言,通习经、史、百家及阴阳

  • 俟利

    南北朝时期柔然、高车之官号。有时以“俟利莫何”之称出现。由贵族担任,职位世袭,领有部众,地位在俟利发、吐豆发之下,承担军政事务,柔然可汗常命其出使他国。高车与柔然关系密切,曾被柔然征服和统治,故官号相

  • 鼓楼

    侗族地区独特的建筑物。又名“古楼”、“楼”、“百”。因楼内置鼓得名。明代已出现,今存者多分布于黎平、榕江、三江、通道、龙胜等县,均系清代所建。多位于寨子中央,为群众聚众议事、交流集会和夏夜纳凉之所。高

  • 博啰卫

    见“薄罗卫”(2544页)。

  • 野邓台吉

    见“把林台吉”(1062页)。

  • 沙州卫

    ①明代西北羁縻卫之一。永乐二年(1404)置。在嘉峪关西。秦及汉初为月氏、匈奴地。武帝时辟为敦煌郡,后魏称沙州,唐因之,后没于吐蕃,宋入于西夏,元为沙州路。东接赤斤蒙古卫,南抵安定卫,西、北界哈密卫。

  • 涅里

    ①唐代契丹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又作涅礼、泥里、泥礼、雅里。迭剌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七世祖。初追随前联盟军事首领可突于。可突于被别帅过折(遇折、郁捷)杀害后,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以“过折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