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驻藏大臣考
书名。丁实存著。1943年成书。该书取材于《东华录》、《卫藏通志》、《大清会典》、《耆献类徵》、《宣统政纪》、《清史稿》、《筹藏奏牍》等书。概述西藏近300年受中央王朝统治之历史,详论清朝对蒙藏宗教政策与第五世达赖喇嘛对清输诚的原因。阐明驻藏大臣始设时间、设置原因,及其职权;考订自雍正至宣统朝百余名驻藏大臣在藏经营之事实。对近代西藏政治亦有所论述,可供研究清代西藏历史的参考。
书名。丁实存著。1943年成书。该书取材于《东华录》、《卫藏通志》、《大清会典》、《耆献类徵》、《宣统政纪》、《清史稿》、《筹藏奏牍》等书。概述西藏近300年受中央王朝统治之历史,详论清朝对蒙藏宗教政策与第五世达赖喇嘛对清输诚的原因。阐明驻藏大臣始设时间、设置原因,及其职权;考订自雍正至宣统朝百余名驻藏大臣在藏经营之事实。对近代西藏政治亦有所论述,可供研究清代西藏历史的参考。
西夏语“太后”之汉译名。
西域古族名。参见“仲云” (799页)。
1171—1233金大臣。又作石盏尉忻。字大用。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女真族。赤盏氏。当袭父谋克,不愿就。明昌五年(1194)策论进士。后历任尚书省令史、吏部主事、监察御史。谏请禁止诸王驸马
见“铁弗氏”(1877页)。
清初满族女诗人。字悦姑。工部尚书穆里玛之妻。康熙八年(1669),其夫党附兄鳌拜,伏诛。本人能诗善画,著有《花堁丛谈》及《花堁闲吟》。
独龙族爱国勇士。1913年,英帝国主义派遣布里察一行20多武装特务深入独龙河地区,企图沿江北上,直至西藏。沿途测绘地图,刺探情报,强索民扶,独龙族人民以逃离村寨,断敌粮源相抗拒。达秋·古鲁等被搜捕充向
见“移剌粘古”(2068页)。
即“安登俊”(910页)。
见“旗民”(2460页)。
地区名。在蒙古高原南部,地处长城之北,大漠以南。为自商周至明、清,从匈奴到蒙古的北方游牧民族长期活动的场所。清统一该地区后,称内蒙古或漠南蒙古,行盟旗制度,置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乌兰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