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朝文献通考

清朝文献通考

亦名《皇朝文献通考》。书名。清代官修。30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6—1787)成书。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同,亦为26考。记载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至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 170年间社会典章制度。细目与《续文献通考》相较,有所增删。所增者有《田赋考》的八旗田制、《钱币考》的银色、银直及回部普儿、《户口考》的八旗壮丁、《土贡考》的外藩、《学校考》的八旗官学、《封建考》的蒙古王公等,均较有价值;所删者有《市籴考》的均输、和买和籴,《选举考》的童子科,《兵考》的车战等。内容较《清朝通典》更为详细。有武英殿本及清末浙江书局复刻本。目前通用的有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2册,便于参考。

猜你喜欢

  • 征贰

    东汉骆越反汉女首领。参见“征侧”(1466页)。

  • 骁骑校

    清代官名。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设,初名“代子”,后称“分得拔什库”,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称“骁骑校”,是佐领的副手,协助管理本佐领事务,终清一代不变。

  • 吹忠

    藏语“chos skyung”的音译,意为“降神人”、“护法”;清译“吹忠”或意译“神汉”。旧时藏族对专事作法降神的宗教职业者的称谓。男女兼有。旧时西藏地方大至活佛转世、确认、重大事件的抉择,以及求雨

  • 清朝文献通考

    亦名《皇朝文献通考》。书名。清代官修。30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6—1787)成书。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同,亦为26考。记载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至清高宗乾隆

  • 恩华

    ?—1854清朝宗室、大臣。镶蓝旗人。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道光十三年(1833),封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三十年(1850),累官兵部左侍郎,镶红旗总族长,经筵讲官。咸丰三年(1853)正月,署吉

  • 萧思温

    ?—970辽代大臣。小字寅古。一记作名守兴,小字喂呱。契丹挨。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绰父。通书史,不善兵事,将士皆云非将帅才。受重任,常败兵。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尚太宗长女汧国长公主吕不古,迁群牧都林

  • 石抹乞儿

    ?—1267蒙古国将领。契丹族。都总管万户常山子。蒙哥汗四年(1254)父卒袭职,领本万户诸翼军马。从都元帅纽璘南下伐宋,攻重庆(今四川重庆)、沪州(今四川沪州)、叙州(今四川宜宾)等城,屡建功。继从

  • 塔克新

    又名甲曲俄。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所辖珞巴族聚居区。为西藏大型的转神山宗教活动※扎日戎哥必经的地域。19世纪末,西藏加玉宗政府加强对塔克新地区的管理,任命珞巴族纳部落的氏族头人充当根布,代其收取差税。按规定

  • 翁果岱

    明代蒙古科尔沁部贵族首领,奎蒙克塔斯哈喇曾孙。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与叶赫部贝勒布斋及乌拉、辉发、锡伯等九部联合出兵3万,进攻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古勒山兵败。三十六年(1608),复应乌拉部

  • 伊勒都齐

    ?—1677清朝将领。世居察哈尔。蒙古族。姓莽努特。天聪年间(1627—1636),率众投附后金,隶蒙古正黄旗,授护军参领。天聪八年(1634),随皇太极征明,由宣府入边,率所部攻克12堡。崇德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