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尔喀部

瓦尔喀部

明东海女真三部之一。以居瓦尔喀河得名。分长白山瓦尔喀与东海瓦尔喀。凡分布瓦尔喀河至鸭绿江一带,即今桓仁、通化,辑安等地者,为长白山瓦尔喀。图们江及珲春以北者,为东海瓦尔喀。明中叶以后,居地北达乌苏里江,尼满河(前苏联伊曼河)、额赫库伦(英门河沿岸)一带,南界瓦尔喀河入鸭绿江沿岸,东抵东海岸,自僧库勒河以南,整个锡霍特山东西两麓,直至英门河、鄂霍尔克海。以渔猎经济为主。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派人攻打瓦尔喀安楚拉库、内河路。三十五年(1607),招服赫席赫、鄂谟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域内还有蜚悠城(吉林珲春县三家子高丽城村)、孙札泰城(吉林府东)、郭多城(吉林府东)、俄谟城(吉林府东30里)、伏尔哈城(吉林府北30里)。明时,其中心部落是毛怜卫女真。清代有赫哲、库尔喀、乌德赫、奇勒尔、费雅喀、朝鲜、鄂伦春等族居其地。编入满洲旗籍,成为满族民族共同体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那红

    ?—1541明嘉靖朝黎族农民起义首领。海南岛万州鹧鸪峒大抵村人。黎族。嘉靖十八年(1539),与其叔那黄发生争田纠纷,叔不胜,乃勾结陵水县千户万人杰洗袭大抵村,尽夺其妻孥及资产。积愤,遂结黎亭、岭脚二

  • 马速忽

    即“马子英”(162页)。

  • 宴台女真国书碑

    见“女真进士题名碑”(149页)。

  • 卡西双火圈

    傣语音译,“卡”意为“奴隶”或“有隶属关系的人”、“西双”即“十二”,“火圈”,为地域划分单位,一般包括几个或十几个自然村。系云南傣族封建领主对附近一些少数民族进行统治和经济剥削的组织。解放前傣族封建

  • 西域同文志

    见“钦定西域同文志”(1670页)。

  • 内属城

    指清代新疆天山南北两路初设的八大直隶行政区。即直隶城。初维吾尔族居域中,惟设哈密旗和※吐鲁番旗,治以札萨克(旗长);此外,“内属者回城八”,各治以阿奇木伯克,即:南疆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附之。后

  • 沮渠茂虔

    即“沮渠牧犍”(1512页)。

  • 九姓

    汉族对居于贵州威宁一带白族的称谓。因共有九姓,故称。详见“白族”(596页)。

  • 扶余

    即“夫余”(223页)。

  • 达洪阿

    ?—185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厚庵。曾任游击、参将、副将等。道光十五年(1835),任台湾镇总兵。十八年(1838),镇压嘉义县沈和起义,赐花翎,加提督衔。二十一年(1841),英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