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鉴

石鉴

?—350

十六国时期后赵第六世皇帝。349—350年在位。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后赵延熙元年(333),封代王。父即位后,封义阳公,镇关中,以赋役繁重,肆行非法,凌辱文武群臣,失众心,被召还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太宁元年(349),进爵为义阳王。父死,异母弟石世即位,任右丞相。石遵即位,任侍中。遵以辅国大将军石闵擅专朝政,有谋逆之举,召其入宫议图石闵,以事密告闵,闵反,废杀遵,立其为帝,改元青龙。密遣石苞、李松等谋诛闵,事泄,遂杀苞、松。继受龙骧将军孙伏都挟,谋图闵,事亦败。次年正月,复遣使集军谋袭闵,事泄,被废杀,石氏子孙尽被诛。

猜你喜欢

  • 黑水先民传

    书名。黄维翰撰。24卷。1922年刊印。该书参阅史籍91种,编录自汉魏迄清末,1700年间黑龙江地区历史人物451人的传略,其中满族及其先民所占比重较大,对研究黑龙江地方史和满族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刊

  • 昌本

    藏语音译。唐代吐蕃官名。直译为“正直之官”,即“法官”。据《德乌佛教史》载,其职能是负责“正直裁判”之事,同时还负责管理寺院阿阇黎(洛本)。

  • 西凉乐

    十六国北朝时期盛行之音乐。唐朝十部乐之一。源于龟兹乐,并吸收汉族及小月氏、丁零、匈奴、氐等族的乐律。东晋时期,天竺国送给凉州牧张重华乐工12人,乐器一部,其中有笛子、琵琶、箜篌、五弦、铜鼓、皮鼓、都昙

  • 赤鄂衍那

    见“石汗那”(450页)。

  • 撒喜果

    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婚姻习俗。又称撒喜。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福建、河南、山东等地。源自古代波斯、阿拉伯人婚礼中之“撒金豆”及宗教信仰之俗。侨居中国的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巨商结婚时,于婚礼当天在女

  • 震国

    唐代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名。一作振国。隋末,粟末靺鞨厥稽部首领突(度)地稽率部千余家徙柳城(唐称营州,今辽宁朝阳)内附;唐总章元年(669)高丽国亡后,附高丽的粟末靺鞨乞乞仲象(一说为大祚荣)所

  • 三月三歌节

    南方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黎、水、仫佬、毛难、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皆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故称。节日期间,壮族行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相互对歌、※碰蛋、※抛绣

  • 撒里答

    ?—1256钦察汗国汗。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曾孙,拔都长子。元定宗死后,奉命与叔别儿哥率军3万扈送蒙哥(宪宗)至蒙古肇基之地斡难河(今鄂嫩河),力排众议,破除窝阔台系诸后王争夺汗位之举,拥戴蒙哥

  • 野利仁荣

    ?—1042西夏开国重臣。夏景宗李元昊皇后野利氏疏族。学识渊博,熟悉历史。西夏建国前后创制典章制度,多参与谋划。认为“一王之兴,必有一代之制”。建议元昊根据西夏“蕃汉杂处、好勇喜猎”的特点,要“顺其性

  • 賨布

    秦汉及晋时对一些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征收的一种赋税名称。“賨”,《说文》解释“南蛮赋也”。据《后汉书·南蛮传》载,西汉时在武陵蛮地区“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为賨布。”所征实为人头税。也有以钱代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