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集左卫
见“兀者左卫”(110页)。
见“兀者左卫”(110页)。
汉西域车师后国官名。位在王、侯、将、都尉之下。主司军事。
元代河流名。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之一支。发源于哈剌和林山。“哈剌”意为“黑”,“和林”一说意为“岩团”,一说意为“营帐”,即“黑岩团”或“黑营帐”。《元史·地理志》称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所建都城哈剌和
西夏文谚语集。西夏学士梁德养编于仁宗乾祐七年(1176),刊于乾祐十八年(1187)。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1.5×15厘米,面7行,计62页。前有序,后有跋。正文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
即“巨连”(197页)。
清代统治羌族地区的制度。又称屯守备制。乾隆十七年(1752),废杂谷土司,在其南部之杂谷脑、乾堡、上孟董、下孟董、九子寨,设屯总守备,以投降头人充任,简称“五屯”。隶杂谷直隶厅。九子寨多系羌子。杂谷脑
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文王※大钦茂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奉文王命朝唐,获厚遇,唐玄宗于内殿宴饮、授官、赐袍带,留作宿卫。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察哈尔地区额鲁特人专称。有新、旧额鲁特之分。乾隆十九年(1754)前内附而居是地者,称旧额鲁特,有佐领18。是年起及以后内迁被安置者称新额鲁特,有佐领6。归察哈尔都统管辖。今为内蒙
1893—1966原国民党桂系将领。字健生。广西桂林人。回族。十四岁投身军界,先后就读于广西初级陆军学校、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桂军第一师三团见习军官,后升上尉连长。1921—
见“曷苏馆”(1652页)。
古代政区名,唐代亦指州治所在地名。传说州境为今辽宁医巫闾山及其以东之地(一说辽河以东地)。北魏及唐代所置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区。唐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契丹首领李尽忠据此举兵反唐,州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