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
西域古国名。又作弥末、弭秣贺。昭武九姓国之一。建都那密水(今中亚泽拉夫善河)西。旧为康居地(今撒马尔罕一带)。地当丝路要冲,东西贸易活跃。曾先后臣属于哒、突厥。隋大业(605—618)年间,遣使贡方物。永徽(650—654)年间,为大食所破。显庆三年(658),唐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王昭武开拙为刺史,自此朝贡不绝。开元(713—741)时,献璧、狮子、胡旋女等。开元十八年(730),大首领末野门朝唐。天宝(742—756)初,封其君为恭顺王。公元8世纪后,臣属大食,遂逐渐伊斯兰化。
西域古国名。又作弥末、弭秣贺。昭武九姓国之一。建都那密水(今中亚泽拉夫善河)西。旧为康居地(今撒马尔罕一带)。地当丝路要冲,东西贸易活跃。曾先后臣属于哒、突厥。隋大业(605—618)年间,遣使贡方物。永徽(650—654)年间,为大食所破。显庆三年(658),唐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王昭武开拙为刺史,自此朝贡不绝。开元(713—741)时,献璧、狮子、胡旋女等。开元十八年(730),大首领末野门朝唐。天宝(742—756)初,封其君为恭顺王。公元8世纪后,臣属大食,遂逐渐伊斯兰化。
古族名。见于《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的※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后移耿
见“广平淀”(131页)。
瑶语音译。部分瑶族自称。他称“大板瑶”。分布在云南麻栗坡、马关、广南、富宁,广西西林、那坡、防城和湖南新田、宜章等地。操“勉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旧时西藏地方主要法典之一。万历四十六年(1618),噶玛登迥旺布执政后,命白色瓦在原有法典※《十五法》中增入“异族地区律”一条,故名。参见“十五法”(8页)。
?—785唐朝将领。靺鞨人。本姓茹,祖父茹常迁居幽州,为朔方将,因战功赐姓李。父李怀光为唐德宗时名将,以功高仕至太尉、朔方节度使,因受卢杞等奸佞忌,欲谋叛。时璀官监察御史,密言德宗:臣父必负陛下。德宗
即“段忠”(1694页)。
见“内务旗三旗骁骑营”(310页)。
中国伊斯兰教名寺院。在山东济南市西青龙街礼拜寺巷。据传始建于宋代,原寺在历下区按察司街(时称“乌满刺巷”)。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迁至府城泺源门西锦缠沟东建楹殿数间,立艾迪为满刺(元、明时称伊斯兰
见“奉诚可汗”(1290页)。
见“门款”(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