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王国置。以其境内产铁得名。为中京显德府所领6州之一。下辖位城、河端、苍山、龙珍4县。州治在中京西南60华里处,故址因对中京所在认识不一,或说为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西稍偏南20里之獐项古城;一说为该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称呼。又作“乙斯勃”。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乙习本为※五院部下之一石烈,居北方※乌古之地,《辽史·营卫志》:“乙习
东汉零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参见“羊孙”(889页)。
全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清廷有关管理西藏地方军政事务的章程。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军驱逐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后,鉴于西藏各项制度松弛、腐败,为肃政绩以固防卫,翌年,乾隆帝命回师之清军统帅福康安会
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①秦王翰,代国君主※拓跋什翼犍第三子。少有志,年15便请率军征伐,受命领骑2千。成年统兵,号令严信,屡次征讨,多有战功。建国三十五年(372)以后或三十九年前卒。道武帝拓跋珪即位
西域古国名。王治尉犁城(今新疆焉耆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1200,口9600,兵2000。国王之下设尉犁侯、安世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君各1人,译长2人。居民从事农牧业。
见“五溪”(262页)、 “无溪”(244页)。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金初以宋京东东路改置,治所在益都(今山东益都县)。辖有益都、济南2府,密州、莱州2节镇州,沂州、棣州2防御州,潍州、滨州、海州、莒州、淄州、登州、宁海州7刺史州。各府州共领有53县,
清代满族女学者。字丹奉。乾隆时江苏、浙江巡抚雅尔哈善妹。有残疾,立志依父母以终,著有《素言》。
即“鸿台吉”(2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