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绛曲坚赞

绛曲坚赞

1302—1364

元末乌思藏地方统治者,帕木竹巴政权创建者。出身于朗氏家族。幼出家为僧,从师受戒,修习噶举教派教法,14岁,受帕木竹(元代文献作伯木古鲁)巴万户长遣往萨斯迦寺学法,深得座主达尼钦波宠信,命为侍从掌印。延祐四年(1317),参加曲弥法会,为帝师赏识,于至治元年(1321)被任命为帕木竹巴万户长。因遭萨斯迦本钦(长官)之妒忌,天历二年(1329),与相邻之雅桑万户长失和,征战失利,相与上诉于萨斯迦本钦,乃受本钦斥责,执归被囚。旋潜逃回驻地乃东,出兵攻占雅桑,遂抗拒本钦之命,拥兵称雄。至正八年(1348),征服蔡巴万户,翌年又征服止贡万户,尽取乌思(前藏)地方。十三年(1353),遣使至大都(今北京)进贡狮子皮等,并求封赠。十四年,尽得萨迦之地,并受元顺帝封为大司徒,赐金册印。于是在乌思藏地方建立帕木竹巴地方政权以取代萨斯迦地方政权之统治,自称大司徒绛曲坚赞。任职期间励精图治,减轻赋税,修整驿路,审定法规15条,颁令全区执行,并先后在各地设置13个(一说15个)宗(相当于县一级政权),任命各地宗本(县官),对以后之地方建置产生深远影响。政绩卓著,吏治井然,对于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作出重要贡献,深为后世称颂。

猜你喜欢

  • 斡脱罗儿

    见“兀提刺耳”(111页)。

  • 割牲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

  • 号室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隋书》称其“在指涅东”,约分布在今兴凯湖附近及绥芬河上中游地区(一说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为中心的牡丹江流域,并认为号室乃肃慎转音,或与沃沮“为同音相假”)。隋末唐初臣附高丽。在

  • 至拔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俱蜜褚瑟城(约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杜尚别东北)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部护府管辖。

  • 诈马宴

    即“质孙宴”(1467页)。

  • 李开芳

    ?—1855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广西浔州(治今桂平)大李村人。壮族。身材魁伟,骁勇善战,与林凤祥齐名。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投奔太平军。二月,洪秀全在东乡称王,授戊一监军。翌年六月,

  • 河州事变

    近代回族人民起义。1926年西北军刘郁芬部在甘肃扩充军,抓丁派饷,横征暴敛,民不堪命。1928年3月,马仲英在河州首先发动回族群众,揭竿而起,提出“反对国民军,赶走刘郁芬”、“不杀回,不杀汉,单杀国民

  • 合鲁隐

    见“萧合卓”(1993页)。

  • 察罕蒙古尔

    土族语音译,又译察汗蒙古尔,意为“白蒙古”。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担歌

    明清时壮族男青年赠给情人的信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在一条普通的扁担上,契刻着花鸟和用“方块壮字”写的“壮歌”歌词,然后涂上颜色,显得格外醒目而美观,故称。为男青年所制,赶歌圩时,随身携带,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