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毕克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意译为“米卜”。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巫师取净水一碗,精选颗粒饱满整齐的若干粒大米,边念咒,边投入水中,一般以米粒全部下沉,且排列整齐为吉利。如米粒出现断裂,象征着大难临头,需要另作鸡肝卜释疑。有关的具体卜卦,还有详细的卦象。以狩猎为例,投入水中的米粒聚拢在一起,表示丰收,如米粒不是直线下沉,有漂动感,表示获猎物不多,猎人不耐烦;如米粒出现气泡,表示猎人肚饿、劳累,没有收获;如投入的米粒在水面上有飘动感,入水后飘向巫师一边,表示猎人很快就能回到家。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意译为“米卜”。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巫师取净水一碗,精选颗粒饱满整齐的若干粒大米,边念咒,边投入水中,一般以米粒全部下沉,且排列整齐为吉利。如米粒出现断裂,象征着大难临头,需要另作鸡肝卜释疑。有关的具体卜卦,还有详细的卦象。以狩猎为例,投入水中的米粒聚拢在一起,表示丰收,如米粒不是直线下沉,有漂动感,表示获猎物不多,猎人不耐烦;如米粒出现气泡,表示猎人肚饿、劳累,没有收获;如投入的米粒在水面上有飘动感,入水后飘向巫师一边,表示猎人很快就能回到家。
见“满五大”(2389页)。
见“耶律撒剌”(1323页)。
见“罗武”(1415页)。
元代地名。又译月良古惕秃剌思。在前苏联赤塔南之鄂良古依河地。宋庆元六年(1200),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与克烈部王罕大败泰赤乌部于此。
书名。清初第一部私撰东北志书。杨宾(浙江山阴人,字可师)撰。5卷。康熙(1662—1722)中叶成书。记述清初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辖区,即1840年以前东北地区柳条边内外满族居住地区之山川、形势
东晋时前仇池国宗室、前秦大将。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君主※杨国之子。东晋永和十一年(355),被晋封为振威将军、武都太守。次年,父被从祖杨俊所杀后,投奔前秦苻生。兴宁、太和年间,屡随前秦王
1090—1150辽末后族。原名术里者,又记作术者。契丹族。为天祚帝姨夫,中书令萧特末子。性恭谨有礼。幼时为孩儿班班使,天庆五年(1115),任副宫使,后迁本部详稳。保大二年(1122),为护卫太保,
西域古城名。据《汉书·西域传》载:有154户,960人,胜兵260人。汉朝在车师后国内之后城置“城长”。《汉书西域传补注》认为:以有人民,名之为国耳,故后城被称为车师后城长国。当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
见“孛罗乃王”(991页)。
见“十二安”(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