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舍楞

舍楞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汉文史籍又作舍棱。初隶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二十二年(1757),以清军先后击败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偕族兄巴图尔乌巴什退据博尔塔拉。二十三年,为摆脱清军副都统唐喀禄追击,诈降、设伏诱杀唐喀禄,与族弟劳章扎布、巴图尔乌巴什之子沙喇扣肯及数千部众,逾喀喇玛岭外逃俄境,归牧于敦罗布喇什治下的土尔扈特汗国。对俄国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极为不满,成为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领导东返斗争的主要助手之一。乾隆三十五年(1770)秋,参加渥巴锡在维特梁卡(原苏联阿斯特拉罕省叶诺塔耶夫斯克以北)召开的重要会议,决定武装起义,东返祖邦。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1771年1月5日),率属众500余户、2100余人参加土尔扈特族起义,与巴木巴尔同为抢渡乌拉尔河前锋统帅,是东返斗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三十六年六月五日(1771年7月17日),和渥巴锡率众抵达伊犁河支流察林河畔,继随渥巴锡入觐承德,被封为多罗郡王,赐号弼哩克图,所属划为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盟,设2旗。三十七年(1772)后,划牧于阿尔泰布勒罕河一带(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青河两县)。三十八年,授新土尔扈特盟长,五十七年(1792),因病免职,长子策伯克扎布袭。

猜你喜欢

  • 萨冈彻辰洪台吉

    见“萨囊彻辰洪台吉”(2015页)。

  • 班禅八世

    见“丹白旺秋”(378页)。

  • 达赖喇嘛二世

    见“根敦嘉措”(1812页)。

  •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指西藏地方政权与教权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始于元朝封萨迦派宗教领袖掌握西藏地方政权,经有明一代及清初逐步发展完善,至乾隆十六年(1751)清政府授权七世达赖喇嘛掌管西藏地方政教事务,正式成为定制。以后历

  • 张仁果

    即“仁果”(315页)。

  • 太子坟

    羌族传统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汶川县威州地区。传说很早以前,龙山上住着姓王的羌人,家里母子两人。儿子名王谷之太,职明能干,勤劳孝顺,为羌民所喜爱。有一年龙山遭灾,庄稼颗粒无收,土司又勾结官府,派兵到各

  • 碾伯守御千户所

    明代西北卫所名。本碾北地。成化(1465—1487)中置。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嘉靖三十八年(1559),其地山后诸族部联合起兵反抗官军,为明廷所弹压。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碾伯县。1928年改为乐

  • 马尕大

    见“马悟真”(176页)。

  • 鲜弄

    傣语音译,亦称“布格”,意为“大伙头”。旧时傣族封建土司对其统治下的拉祜等族大头人的封号。如云南省澜沧县糯福区就由孟连土司加封六个“鲜弄”,发给委任状和礼物。每个“鲜弄”下辖若干“鲜”,意为“伙头”,

  • 莫高窟六字真言碑

    元代著名碑刻。亦称《莫高窟六体真言碑》、《敦煌六字(体)真言碑》。在今甘肃敦煌之莫高窟。至正八年(1348)泐石。碑料为青石,长方形,内容分三部分:一为释迦牟尼画像;二为环绕画像顶、侧书写六体文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