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英翰

英翰

?—1876

清朝大臣。字西林。满洲正红旗人。姓萨尔图氏。福隆阿子。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咸丰四年(1854),拣发安徽以知县用。九年(1859),屡率乡团败太平军。十一年(1861),署宿州同知。同治元年(1862),败捻军于高黄山寨、湖沟等地。二年,克雉河集,降捻军首领李勤帮,俘杀张乐行。继克蒙城,攻寿州、狼山、蔡家墟,杀首领苗沛霖于阵。三年,移军正阳关,赐号格洪额巴图鲁,平皖北捻军。四年,攻克张墟,解雉河围,又赐号达青巴图鲁。五年,任安徽巡抚,请豁免安徽各属缓征钱粮。六年,定计督诸将渡淮,俘杀东捻首领任柱、赖汶洸,赏三等轻车都尉。七年,西捻首领张总愚战败投水死,西捻平,赏加太子少保衔。十年(1871),派总兵刘永清于毫州界沟集俘捻军首领宋景诗。十三年,擢两广总督。光绪元年(1875),袭父爵,晋二等轻车都尉。后任乌鲁木齐都统。卒,谥果敏。著有《英果敏公奏议》。

猜你喜欢

  • 高车国

    南北朝时敕勒所建政权。因其众所乘之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得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原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南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役属于柔然。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漠北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因

  • 养夷

    见“怛逻斯”(1501页)。

  • 怀仁郡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授龟纽银印。至大四年(1311),亦思丹受封。

  • 李始

    ?—338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字伯敬。其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后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为巴人。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庶长子。晋永宁元年(301),父被六郡流民推为主

  • 筷子舞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流行的传统舞蹈。因以筷子为舞具,故名。原为男子独舞,以头顶燃灯,右手执筷,击打身体有关部位,发出声音,边打边舞,动作主要表现在肩、手、腰、腿,节奏强烈,动作健美。在节庆佳日或宴会上即

  • 他鲁

    见“㑽��让”(2369页)。

  • 伊犁参赞大臣

    清代新疆伊犁军政长官。乾隆二十五年(1760)置。与伊犁将军同驻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东),协其办理伊犁等处军政要务。自乾隆四十四年(1779)后,不常设,补放无定制。光绪十年(1884)裁。

  • 鸣镝

    匈奴等使用的一种兵器。《汉书音义》:“镝,箭也,如今鸣箭也。”《史记》集解引韦昭语:“矢镝飞则鸣”。秦二世元年(前209),匈奴冒顿单于曾以其射杀其父头曼单于,自立。

  • 阿里底部

    见“斜离底”(2076页)。

  • 瓦纠

    傈僳语音译,意为“互助”、“换工”。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上的一种换工互助协作形式。多在贫苦农户之间进行,以弥补劳力和牲畜之不足。一般有较固定的换工集团,常在该集团内彼此换工。通常是人工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