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阿古只

萧阿古只

契丹开国初重要将领。名又记作阿骨只、遏古只。字撒本。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表弟,是淳钦皇后述律平亲弟,又为辽世宗怀节皇后(辽景宗生母)萧撒葛只生父。史载其性不羁,成人后,骁勇卓越,不惧强敌,尤长于射,每射甲盾辄洞贯。立国前,阿保机任于越(契丹语官名,总知军国事)时,即以勇受任。至太祖元年(907),阿保机称帝,选诸部豪健置腹心部,遂领命与兄敌鲁等总宿卫,统理侍卫亲军。契丹开国,内部斗争激烈,自太祖五年(911)起,爆发以阿保机大弟刺葛为首的“诸弟之乱”,前后3次,历时4年,成为契丹开国伊始重大政治事件。叛军劫西楼(即上京)焚庐帐,掠辎重,夺取祖先神帐,烧毁称帝时所建明王楼,且具天子旗鼓,图谋另立,其势甚嚣。在此争斗中,他力协阿保机,奉命领百骑赶赴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罕山)援护淳钦皇后。叛军滑哥、迭里特惮其勇略,不敢与战。至太祖七年(913)四月,叛军崩溃,乃受命选轻骑追之,临阵培只河,“射数十人毙,众莫敢前,相拒至晡,众乃溃。”(《辽史)卷1)次月,在榆河生擒叛首刺葛,以羊祭天,奏告皇帝。阿保机开国勋臣诸多,他被赞喻为“耳”。神册二年(917)三月,领兵南下,在新州(今河北涿鹿)大败卢龙节度使周德威,乘势进围幽州(今北京)。翌年,以功拜北府宰相,并世其职。天赞二年(923)七月,复南下,取磁窑镇(在今河北)。次年,阿保机亲兵西征,受任南面边事。继在灭渤海、攻扶余城(今吉林四平西)战中,独将骑兵500,败渤海老相军3万。渤海亡后,又受命平定复叛郡县,斩鸭渌府援军3千,下回跋城(今吉林辉南县东北),屡建战功。以病卒。

猜你喜欢

  • 耶律昭

    辽皇族。字述宁。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史载其博学,善属文。现存《答萧挞凛书》,后世论者以为雅健有西汉晁贾之风。圣宗时,统和年间,因兄耶律国留杀奴获罪,受株连,贬西北部。西北路招讨使萧挞凛爱其才,召之门下

  • 傣族社会历史分期

    西双版纳傣文文献记载的历史分期。传说此地傣族是从“勐色本”地方迁来。其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傣语称“滇乃沙哈”,并谓此时期的性质为“莫米召、莫米宛、莫米尚”,意为:“没有官、没有佛寺,没有负担(

  • 色沁曲结

    参见“伊拉古克三”(811页)。

  • 黄平县

    县名。民国三年(1914),改州置。今县地,唐为新兴县,属牂州,旧州地为韶明县,属充州。宋绍兴元年(1131),筑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置黄平府,别置上塘长官司,平溪上塘骆家等处长官司,葛浪

  • 画梁

    清代满族女画家。姓瓜尔佳氏,仁兴妻。工书画,著有《超范室画范》。

  • 吴朝俊

    ?—1907清光绪年间抗法斗争首领。又名吴人杰。人称吴三元帅。贵州都匀府内外套人。苗族。原为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军首领,后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提出“杀洋人、灭洋教”口号,聚集苗、水、布依、

  • 纳喇特岭

    清代新疆山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或作那喇特达巴罕。“达巴罕”,西蒙古语,“岭”之意。属天山山脉。今新疆新源县南那拉特山。

  • 干越

    古族名、古国名。古代越族一支。《汉书·货殖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干越,南方越别名也”。分布在荆楚和吴越之间的滨湖地区,即今之安徽、江西及江苏比邻地带。西周时已与中原华夏族有密切往来,并建立方国。善造

  • 扬歌

    见“盈歌”(1714页)。

  • 忽秃

    ?—1217蒙古国建立前兀都亦惕蔑儿乞部首领之一。又译忽都、忽图、和都、火都、霍都。部长※脱脱子(《史集》作弟)。随父屡与蒙古部争战。宋庆元四年(1198),为克烈部王罕所败,归降。五年,乘王罕遭乃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