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族骑射赛

蒙古族骑射赛

蒙古族传统运动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狩猎民族精于骑射,《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战国初,赵武灵王为防备匈奴南下,改革军制,提倡“胡服骑射”,军威大增。唐代诗人高适《营州歌》云:“胡儿十岁能骑马”。蒙古族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元史·兵志三》载:“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其骑射术之精则得益于从小训练,并在围猎中臻于成熟。据宋人彭大雅《黑鞑事略》及明人萧大亨《夷俗记·教战》等载,三岁小儿即系之于鞍,从众驰骋。五六岁即教之乘马,持小弓短矢练骑射。稍长,即令上马追狐逐兔,四时业田猎,故弓马娴熟。技艺高强者,常得到首领的奖励和重用,并为大家敬重。于是骑射成为重要军事训练和体育运动项目。近现代的骑射赛一般在庙会、祭敖包或那达慕大会等活动时举行。大型比赛参加者多达100余人,中型赛亦有20—30人,男女老少均可报名。参赛者自备马和弓箭,弓、箭的长度、拉力、重量和样式可随意选择。正式比赛跑道成沟形,宽4米,深半米多,长85米,设3个靶位,靶距25米,第1、2靶设在射手左侧,第3靶在右侧。靶以1尺见方的布袋制成,内装棉花,头靶为彩色布袋。二、三靶为白色布袋,分悬于两米高的木架上。靶与跑道中心线距离两米。规定每人射9支箭,分3轮射完。比赛开始,运动员背上弓和箭囊,装3支箭,乘马至起跑线,裁判发令后起跑,跑动中摘弓、抽箭、搭箭发射,顺序射靶。最后以3轮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前3名,颁发奖品。非正式比赛则因陋就简,由参赛者自拟规则,着眼于练习。

猜你喜欢

  • 天复

    辽末奚王萧斡即回离保号大奚国神圣皇帝时年号。1123年。一作天嗣,又作天阜。

  • 特勤

    突厥、回鹘等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又译狄银、惕隐、的斤。唐代史籍多误为“特勒”。此号亦非始于突厥,5世纪下半期哒业已使用之。称“敕懃”,即“特勤”。在突厥,其职专统部落,下领兵马,地位

  • 追节钱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2492页)。

  • 冯盎

    ?—646隋唐时期地方官员。字明达,号圭璋。高州良德人。谯国夫人洗氏之孙。隋开皇中(一说仁寿初)为宋康令。十一年(591),参与平定番禺俚帅王仲宣之乱,被封高州刺史。仁寿年间镇压潮、成等州僚人起事,迁

  • 都僚

    参见“僚人”(2454页)。

  • 嗢禄登里逻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

    参见“庞特勤”(1498页)。

  • 通谟克

    ? —1739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墨德卓哩克图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父卒,袭一等台吉,援札萨克。以居地近乌梁海,受命辖之。五十六年(1717)

  • 蒲察合住

    ?—1224金朝酷吏。女真族。蒲察氏。以吏起身,久为宣宗完颜珣所信用,声势显赫。为人残刻,人人皆知其蠹国害民而不敢言。兴定(1217—1222)中,乘驸马仆散阿海之狱,大肆株连,使朝臣人人自危。正大元

  • 巴布顶

    1793——1825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孙,萨木萨克和卓之子。早年与兄※张格尔寄居浩罕。后因不堪忍受浩罕伯克薄待,与张格尔相约脱逃。道光四年(

  • 吐蕃敦煌石窟

    指公元781—848年间吐蕃占领敦煌时代的石窟。据统计有洞窟46个,多为9世纪所凿。石窟外形大多为覆斗窟形,帐形龛,长方形窟门。在壁画中突出吐蕃赞普及其臣工、侍从等人物,如158窟的诸国王子※《举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