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历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历史悠久,据《汉藏史集》载,松赞干布时,曾特派聪明学子多人赴内地专学各种历法,均有所成。从敦煌出土藏文文献看,初已用十二生肖纪年,其吐蕃编年史,即以十二生肖记赞普大事记。7世纪文成公主、8世纪金城公主携历算等中原文献进藏,文成公主本人亦精历法、算术,其所传被称为“纳孜”,对吐蕃历法的发展颇有影响。吐蕃中期,开始用汉地五行说,使用“金木水火土”(晚期以“铁”代“”)。约在11世纪初,开始采用“绕迥纪年法”,又称“胜生周期”,即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与阴阳相配,代替十天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相结,相当于干支纪年,每60年一轮回,即夏历的甲子纪年法。其第一胜生年为1027年,首年为阴火兔年。以后以此类推。以前曾一度用过印度“火空海”纪年法,但行之不久。其纪年与内地夏历算法相合,自唐代已有月份及有孟、仲、季之分,月份有大小之别,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354日,每两年半至三年加一闰月,重视望口,每望日定在十五日。亦采用二十四节气,以利农时。藏史上历法学很多,有浦派、山洞派等。许多高僧因受佛教影响,在采用上述纪年法的同时,亦采用“佛历”,即以释迦牟尼生死或传教大事为准记年,称佛生后多少年,或佛涅槃后多少年。藏历旧称“霍儿达”,直译为“霍尔月”或“蒙古历”,实指阴历或夏历。五世达赖所著《黑白算答问》称: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依蒙古纪年法,当月为蒙历算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以冬至月后的第二月为正月,即夏历之“夏正”,此法经蒙古传入藏区,遂称“霍尔历”。在藏族高僧学者文献中,还提到“时轮历”,此法源自吉文译师,实与“绕迥纪年法”相同,略有差别,有时与夏历差一个月,故今藏历与夏历在“春节”时间上有差,即因此而致。藏历是藏族历法学一大发明,著述、图表等极多。藏历在十三世达赖时,每年历书由“历算局”(缅孜康——医算局)算出定版发行。今藏区是公历与藏历并行。

猜你喜欢

  • 幽都府

    见“南京”(1586页)。

  • 瓦寺土司

    四川阿坝嘉绒藏族地区土司名。清顺治九年(1652),曲翊伸归附清朝,受封安抚使。后随军征藏,升宣慰使。乾隆十七年(1752),第十六世桑郎雍中,受命征杂谷之乱,后从征建昌,寻受命征台湾。1939年,二

  • 后唐光圣神闵孝皇帝

    见“李存勖”(1030页)。

  • 把关太尉

    西夏官吏名。景宗李元昊建国初期设置,掌边境关卡事务及管理和市。

  • 萧孝友

    991—1063辽后族。字挞不衍,小字陈留。契丹族。为辽圣宗钦爱皇后弟,兴宗仁懿皇后叔。圣宗时,以戚属入仕。开泰初年,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加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兴宗时,重熙元

  • 德哷勒

    见“敌烈部”(1882页)。

  • 异域录

    书名。清图理琛(1667—1740,满族,正黄旗人,字瑶圃)著。2卷。康熙五十一年(1712)五月,图理琛以原任内阁侍读,奉命出使时游牧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土尔扈特部,途经张家口以北蒙古地区、俄国西伯利

  • 恰得

    见“自营地”(820页)。

  • 剿定新疆记

    见“勘定新疆记”(1985页)。

  • 成裹皇帝

    见“石鲁”(4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