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观音堂

观音堂

契丹时期佛教建筑。座落在今山西大同西郊佛字湾(崖上刻有2米见方“佛”字)附近。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六年(1037),后经多次重修。现有前后两院。院前有琉璃照壁,上为3条彩龙腾飞,优美华丽。前院置钟、鼓楼,正面观音殿,内有高5米多观音菩萨立像,彩饰贴金,端庄秀丽;两侧分立胁侍菩萨4尊,容貌丰满,衣纹流畅;前神台上有一观音座像,侧有6尊雕像;还有10尊护法天神,手持法器,威武雄壮。除观音为泥塑外,余像皆为石雕,均为辽代遗物,十分珍贵。此殿后为三真殿,塑佛、道、儒三真人像。东侧山神殿,内有壁画“降服妖魔图”;西侧河神殿,有壁画“河神治水图”。皆为宝贵文物。关于建堂缘由,当地流传一民间传说:很早以前,常有人在此丧生,原为一蛤蟆精作怪。一日,老和尚过此,合掌吹气,哈蟆降伏,化为乌有,和尚遂现原形,化成观音飘然而去。为纪念观音为民除害,于此建堂。

猜你喜欢

  • 乌底改

    即“兀的改”(108页)。

  • 大汗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一称太汗都督府。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哒活路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太汗为都督,职位世袭。辖附墨、奄蔡、依耐、安屋、犁、榆令、罽陵、碣石、波知、

  • 长河西千户所

    明代藏区卫所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十七年(1384),明廷遣使赐长河西千户若判等97人绵布各二疋。其地通过传统茶马互市加强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初,每年

  • 舒繙河卫

    见“使坊河卫”(1457页)“出万河卫”(568页)。

  • 金宣宗

    见“完颜珣”(1145页)。

  • 会福院

    见“会福总管府”(832页)。

  • 色尔腾部

    肃北色尔腾地区蒙古族人总称。雍正九年(1731),阿喇布珠尔遗裔自色尔腾地区迁走后,牧地荒芜,无人驻牧。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海北左翼右旗札萨克固山贝子罗卜藏色布腾,因受郭罗充克克地区藏族牧民劫

  • 龙州

    ①渤海王国置。为上京龙泉府附郭州,领永宁、丰水、扶罗、长平、富利、佐慕、肃慎、永平等八县(一说其中丰水、佐慕、扶罗属湖州;长平、永平属扶余府扶州;旧有说其只领富利、长平二县)。治永宁县,故址在今黑龙江

  • 华容公主

    高昌王妃。隋炀帝戚属宇文氏女。大业五年(609),号华容公主,适至长安(今陕西西安)朝见之高昌王※麹伯雅。八年(612),与夫返高昌。武德六年(623,或说二年即619)伯雅卒后,依突厥旧俗,下嫁非生

  • 小爨碑

    即“爨宝子碑”(25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