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劳孜

诺劳孜

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又译“诺鲁孜”。波斯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约于每年公历3月22日举行(和伊朗古太阳历相差一天)。历史悠久,大概在其先民居住于叶尼塞河流域时就已出现,有辞旧迎新、祈求人畜平安、预祝新年丰收之意。届时,无论男女老幼,俱要穿新衣,戴新帽,向祖先和神灵供献祭品。家长在房屋正中点燃一堆松枝,将冒烟松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祝贺新年快乐。之后,移往畜圈门口,让畜群通过,并念《古兰经》。日出后,各家均做“诺劳孜”饭,用小麦、大麦等7种以上谷物,加上盐、葱、牛羊肉,做“克缺”或“冲克缺”食品(相当于汉族腊八粥)。午后互相拜年,每人要拜访7家以上。继而欢聚于草坪上,举行赛马、摔跤、马术表演、叼羊、荡秋千、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

猜你喜欢

  • 泰外库勒汗

    见“塔吾克勒汗”(2162页)。

  • 南凉烈祖

    见“秃发乌孤”(1084页)。

  • 秦恩复

    1760—1843清代学者,字近光,号敦夫。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乾隆进士,官居编修。著有《西夏书》20卷,未见传本;一说书未成而辍。

  • 友帖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猷特哩卫。永乐六年(1408),与兀鲁罕河等八卫同时设立,卫治在前苏联马奇托瓦亚河(由忒河)入黑龙江处。

  • 巴儿塞章

    见“巴勒滚”(412页)。

  • 台湾番俗考

    书名。翦伯赞著。1947年3月正式出版。全书共分5部分,即《前言》、《台湾番族诸部落的名称及其分布》、《台湾番族的经济构造及其生活方式》、《台湾番族的家族形态及其氏族组织》、《台湾番族的意识形态》。该

  • 分得拨什库

    清代官名。满语汉译。初称代子,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佐领的副手,协助管理本佐领事务,终清一代不改。参见“拨什库”(1377页)和“骁骑校”(1782页)。

  • 喜起舞

    清代宫廷歌舞。为“庆隆舞”之文舞。源自满族传统民间歌舞“空齐舞”。一般在除夕、上元节等重要节日宴享时举行。舞时选侍卫之狷捷者10人,俱着一品朝服于庭院而舞。歌者着豹皮、貂帽。以满语奏歌,敷陈国家忧勤开

  • 生鞑靼

    见“鞑靼”(2488页)。

  • 僧隐令公果直

    见“僧隐令公”(24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