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里不哥之乱

阿里不哥之乱

蒙古贵族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争夺帝位之战。元宪宗八年(1258),蒙哥汗率军攻宋,由其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翌年,蒙哥卒于军,时忽必烈统兵围鄂州,得阿里不哥争位消息,北归,于中统元年(1260)在开平(后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即帝位。四月,阿里不哥闻讯,亦纠合部分蒙古贵族于和林西按坦河召开忽里尔台(族众大会),自立为帝,密约关中、陇、蜀等地蒙古将领响应。忽必烈任廉希宪为宣抚使,率汪良臣等平定诸叛将。阿里不哥为忽必烈军所败,奔于乞儿吉思之地,物力、财力十分匮乏,处境窘困。中统二年(1261),阿里不哥率军南犯,与忽必烈所部蒙、汉诸军大战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南部),复被击败,退回漠北。次年,阿里不哥发兵攻察合台后王阿鲁忽,在阿力麻里等地大肆杀掠,引起部下不满,随从部众多叛离,又遇连年饥荒,势穷力尽,于至元元年(1264),被迫降忽必烈。后病死。长达4年的战乱始平。

猜你喜欢

  • 李元昊

    1003—1048西夏开国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德明子,母卫慕氏。小字嵬理,后更名曩霄。性雄毅有大略,熟读兵书、法律、佛学,通蕃汉文字。宋天圣六年(1028),独领兵破回鹘,

  • 春酒会

    见“议榔”(614页)。

  • 出万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察罕山卫,并说清代黑龙江城(今爱珲)北有察罕峰。

  • 兀良合惕

    即“兀良哈”(108页)。

  • 旻宁

    1782—1850清朝皇帝。1820—1850年在位,年号道光。满族。爱新觉罗氏。清仁宗※颙琰次子。嘉庆四年(1799),立为皇太子。十八年(1813),天理教林清起义部众入皇宫,至养心殿,亲自持枪镇

  • 黎州

    唐朝纳抚※靺鞨所置州名。李渊建唐时,曾于武德(618—626)初年,为安置粟末靺鞨乌素固部归附民户置慎州,隶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据《旧唐书》载,武则天载初二年(690),为处浮渝靺鞨之部

  • 楮特奥隗部

    契丹部族名。以※奚族民户所置,为辽太祖20部之一。隶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东京都部署司。

  • 箭川江

    即“马訾水”(179页)。

  • 五峰寺

    土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北部湟中胜地五峰山上,以其形状似人的五指而得名。距县城约15公里。创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乾隆(1736—1795)年间,修建亭台楼阁,方丈殿宇

  • 火烧勐腊土司衙门

    云南西双版纳勐腊(今云南勐腊)等地傣族人民的抗暴斗争。清咸丰九年(1859),勐腊、勐捧、勐醒、勐远等傣族地区久旱不雨,虫灾蔓延,禾苗枯死,收成大减,有的地方甚至颗粒不收。但勐腊土司和清政府官吏反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