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韩儒林

韩儒林

1903—1983

中国当代历史学家。河南舞阳县人。193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专修历史,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赴欧,先后入比利时鲁文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德国柏林大学专修蒙元史、西域史及东西方语言,尽得欧洲东方大学家真传。归国后,历在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华西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任教,担任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及中央大学边政系主任。解放后,长期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一度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曾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元史研究会会长、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中亚文明史》编委会副主席。长于蒙元史、中国西北民族史研究,通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善于运用中国传统考据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解决蒙元史上许多较繁难的问题,与同时代学者翁独健、邵循正在三、四十年代各以突破性的论著把中国蒙元史研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著述甚多,曾主编《元朝史》,并自选生平所撰有关蒙元史、北方民族史、西藏史、西域史、史论随笔等五大类著作共60余篇,编为《穹庐集》问世。逝世后,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诸门生后学,又增选若干篇遗文,合《穹庐集》编为《韩儒林文集》出版。

猜你喜欢

  • 斡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边疆地区官署名。斡端(今新疆和田译称)原为西辽属地。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蒙古将哲别擒杀乃蛮王子屈出律后,蒙古军继续攻取西辽辖地,其地遂入蒙古,置达鲁花赤以统之。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36),

  • 腰铃

    ①旧时萨满祭具。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较盛行。铁制或铜制,呈圆锥形。分大小两种,大者系于萨满宽幅腰带上,小者执萨满手中。每逢※夕祭用大腰铃,※背灯礼用小腰铃。祭时,腰铃随萨满动作互相撞击,发出有节奏的音

  • 西凉府

    西夏官署名。治所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为西夏辅郡,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6都案、6案头。

  • 科粒

    哈尼语音译,意为“石块凭证”。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典当土地的凭证。当事双方,用一块与价银相等重量的石块为凭,由典入户保存,原主赎回,按石块重量将价银赎回。

  • 好来宝

    蒙古民间古老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又作好力宝。蒙古语译音,意为“联韵”。是一种音律和谐、节奏明快的口头文学。最鲜明的形式特征是押头韵(各行诗头一个音节谐韵),有四行一韵,二行一韵,隔行对韵,或交叉换韵等。

  • 改斯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称期期,彝语音译,意为部分化出的彝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永胜、凤庆、云县、祥云、巍山、普洱、景东、澜沧、西畴、广南、文山、新平、开远、易门等地。详见“彝族”(2594页

  • 彭宏澍

    即“彭宏澎”(2178页)。

  • 大义宁国

    五代时继南诏、大长和国、大天兴国之后建立的政权和国号。后唐天成四年(大天兴国尊圣二年,929),剑川节度使杨干贞(白蛮)废大天兴国主赵善政(白蛮)自立,建此国号,改元兴圣,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

  • 关嘉·曲丹增嘉措

    1778—?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在曲藏寺附近。7岁从札巴坚赞出家,入塔尔寺讲经院学习。22岁,由阿柔格西授比丘戒。在拉卜楞寺的吉美拉吉处聆听《甘珠尔》大藏经的经教。在卫地郭芒扎仓,拜东纳夏仲·

  • 苏尔札

    见“索尔札”(18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