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桢

高桢

金朝大臣。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徙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市)。辽太师※高模翰五世孙。少年好学,业进士。辽天庆六年(1116)高永昌在东京(今辽宁辽阳市)起兵反辽时,隶永昌军。及金将斡鲁统兵来讨,进拔沈州(治今沈阳市),永昌惧,遣使请降,表示愿去帝号,向金称藩。时桢母在沈州,乃自东京逃至沈州降斡鲁,并告永昌非真降,实为缓兵之计。斡鲁听其言即进军东京,五月擒永昌,尽取东京州县。金以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1128),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职8年,政令清肃,吏畏民安。金熙宗(1135—1149年在位)时,历任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会宁牧、兼同知留守、同知燕京留守,又先加太子太师,继封戴国公。后随魏王道济至中京,为同判,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改中京留守,以平定别术功,封河内郡王。执法严峻,权贵惧之。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继拜司空,进封代王。正隆时(1156—1161)封冀国公。

猜你喜欢

  • 金帐汗国

    见“钦察汗国”(1668页)。

  • 托库孜喀拉

    新疆柯尔克孜族婚俗之一。原意为“九头牲畜”,为订婚时的一种聘礼。一般是1峰骆驼、4匹马、4头牛。也可送与其价值相当的羊群或其他财物,或九件一份的财产,称“托库孜塔尔图”。因在柯尔克孜人中,“九”是吉数

  • 阿萨特

    见“阿苏特”(1207页)。

  • 龙木头都留等一十二族军民千户所

    元代在四川羌族地区设置的土司名。隶松潘宕叠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设达鲁花赤1员,千户1员。

  • 三班院

    契丹官署名。《辽史·国语解)称:“左、右班并寄班为三班。”《百官志》记其“掌左、右寄班之事。”属※北面御帐官,为皇帝侧近的奉仕,亦担任部分警护任务,皇帝会朝,任供奉之责。官职有各班都知及三班院祗候等。

  • 冻思

    蒙古族对海螺号、法螺的称呼。起源很早,古代北方民族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活动中。隋唐燕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和高丽乐中有这一乐器。初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有其形象。唐贞元(785—805)时,南方骠国所献

  • 阿棱经霸

    蒙古地区佛教大寺院授予的经学学位。僧徒在寺庙中经过学习,获※格不什学位后,再经过10年深入学习,业满,举行典礼仪式,由活佛授予此学位。获此学位者即具有中级僧侣地位而受到礼待,从此可以自由研究深化。

  • 理藩部

    清末掌管蒙古、新疆、西藏边疆少数民族及宗教事务的机构。清末实行新政,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由理藩院改置。并陆续调整该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三十三年,东北地区改置行省后,东三省总督下设蒙务局,

  • 北魏孝明皇帝

    见“元诩”(227页)。

  • 北魏太宗

    见“拓跋嗣”(1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