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麦良

麦良

宋末元初云南丽江摩娑大酋长。又名阿琮阿良、阿良。麦宗(牟保阿琮)之子。宋理宗宝祐元年(元宪宗三年,1253),蒙古忽必烈(元世祖)总兵分三路南征大理时,不战而降,至金沙江边(剌巴江口)迎接蒙古军,表示臣服,授茶罕章管民官。率士兵助蒙古军破巨津西边的铁桥城和东边的半空和砦(今石鼓),升茶罕章宣慰使。继从蒙古军克大理,功列蒙古大将兀良合台之后,授副元帅衔。兀良合台还镇大理,良还镇摩娑诏(丽江)。借蒙古军威力统一摩娑各部,成为统辖北胜府、顺州、蒗蕖、永宁、宝山、通安、兰州、巨津及临西等府六州一县的丽江路最大土官。至元十一年(1274),授金紫光禄大夫统军司衔。

猜你喜欢

  • 万历广西通志

    书名。广西地方志书。42卷。明苏濬纂修。成书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内容分列本纪、舆图、疆域、山川、藩封、城池、公署、学校、选举、财赋、兵防、名宦、人物、右江土官、左江土官、“蛮夷”种类、艺文、杂

  • 七金山

    契丹时期山名。属中京道。为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九头山,蒙古语称和尔博勒津。原为奚地,后入契丹,成为契丹皇帝游猎频幸之所。辽圣宗※耶律隆绪时,尝至是山※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之滨,南望云气,有楼阁状,

  • 契苾承明

    见“契苾明”(1565页)。

  • 夜郎国考

    论著。有关贵州古国考辨。1篇。元马端临(约1254—1323,字贵与,今江西平乐人,汉族)撰。内容据史籍考证古夜郎国所在地望、社会、习俗等。认为古夜郎国的中心在今贵州,发展到隋唐时期被称为牂柯蛮、东谢

  • 旧察津毕其格

    明代西蒙古法规。亦称《旧卫拉特法典》,以别于1640年的《蒙古卫拉特法典》(《察津毕其格》)。法典全文已失传,现仅存8个片断,载帕拉斯《蒙古民族历史资料集》。据其内容,史界一般认为制订于瓦剌四部(即四

  • 赤祖德赞

    806—838吐蕃赞普。汉籍作可黎可足。815—838年在位。又名赤热巴坚。赞普※赤德松赞之子。因其兄藏玛出家为僧,达摩行为不端,故令其执政。继位后,建年号彝泰,故又称彝泰赞普。崇僧妄佛,以高僧钵阐布

  • 真番郡

    古地方政区名。汉武帝亡卫氏朝鲜后,分其地置4郡,其为4郡之一,元封三年(公元前108)置。因处真番部族(其名燕时已见)居地而得名。下领15县。所在有南北二说。主南说者或认为其辖境有朝鲜半岛黄海道大部、

  • 朱古

    藏语“Sprul pavi sku”(朱贝古)的译称,意为“化身”,又译作“活佛”。此名唐吐蕃时已有,但仅系对赞普神化的誉称。元初西藏噶玛噶举派开始实行“化身”转世继承制,即推选一幼子为前辈上师的继承

  • 互市

    ①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及各王朝之间的贸易关系。早在春秋时期就存在。据《左传》记载,周灵王三年(前569),晋悼公实行※“和戎”政策,以货物购取戎狄的土地。西汉开设“关市”与匈奴及南粤赵佗进行交易。东汉与乌

  • 辽东鲜卑

    ①汉代对游牧于辽东一带鲜卑人的称呼。自汉初,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破,部分余众“远窜辽东塞外”,“别依鲜卑山”,故名。与汉时战时和,战时常入扰辽东,和时则诣辽东受赏赐,往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