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玭
【生卒】:1478—1540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汝莹,号南岑。嘉靖二年进士。拜行人司行人,历刑部员外郎、广东按察佥事,升按察副使。善治狱,又编出海船民为什伍。官至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卒官。
【生卒】:1478—1540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汝莹,号南岑。嘉靖二年进士。拜行人司行人,历刑部员外郎、广东按察佥事,升按察副使。善治狱,又编出海船民为什伍。官至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卒官。
【生卒】:1253——1326字伯宗,东平平阴(今山东平阴)人。幼从东平李谦学。至元三十一年(1294),纂修《世祖实录》,后由马绍、李谦荐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后官至翰林直学士。至治三年(1323)告
【生卒】:544—610【介绍】:隋信都昌亭人,字士元。少聪敏,性深沉,与刘炫友善,尝共同学习。武强刘智海家多典籍,焯与炫就读十载,遂以儒学知名。文帝开皇中举秀才,射策甲科,除员外将军。奉诏与炫等考定
【生卒】:228-266字永元,庐江(治今安徽六安)人。孙吴时历任尚书郎、散骑中常侍、驸马都尉等。不善逢迎,为众人所忌,后因朝会醉酒,被孙皓杀。
【介绍】:明山西山阴人,字子庄。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行人。迁寿光知县,以治绩第一擢监察御史,巡按四川。贪官污吏闻风设法离任。在官布衣粗食。性孝友,家资分予诸弟侄,己一无所取。
【生卒】:?-732姓姜氏,赐号大智禅师,潞州铜鞮(今山西沁县西南)人。初止蓝田化感寺,后移长安慈恩寺,极得官吏士女尊礼。【生卒】:?—704【介绍】:唐僧。潞州铜鞮人。俗姓姜。师事神秀。住蓝田化感寺
战国时韩国上党郡守。前262年,秦将白起伐韩地野王,野王降秦。上党和韩都郑地交通断绝。他和僚属商议,认为秦兵日进,不如以上党归赵。遣使至赵见孝成王,赵王听平原君之计,接受归降,他被封为华阳君。(、)【
【生卒】:?—1279【介绍】:蒙元人,斡鲁纳台氏。世祖中统三年,从讨李璮立战功。又充邳州监战万户,从南征,屡破宋军,累官浙东宣慰使、行省参知政事。
【介绍】:元明间建昌南城人,字仕廉。由进士官至枢密院使。顺帝至正中镇守建昌路总管府。元亡,入闽。明太祖屡征不就。使人求得之,贬和州知州,不就卒。
【生卒】:242—284【介绍】:即吴末帝。三国吴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孙休立,封为乌程侯。休卒,迎立为帝。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纪四年,晋武帝六路出
【介绍】:春秋时楚国人,字师叔。大夫。楚庄王三年,楚攻庸,至方城,为庸人所败。潘尫献计:再与战,佯败使骄,彼骄我怒,而后可克之。庄王从之,七遇皆北。庸人以为楚不足与战,不设备,楚一举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