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方平

张方平

【生卒】:1007——1091

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举茂材异等科,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科,通判睦州。西夏元昊攻宋,上《平戎十策》授知谏院。西边用兵屡败,建议与西夏议和、罢兵。仁宗嘉纳,敕边帅谋与元昊通和。历知制诰、三司使、判太常寺。坐事,罢知滁州。治平中,迁礼部尚书。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极论“新法”必有覆舟、自焚之祸。神宗问祖宗御戎之策,力言太祖不图远略,真宗与契丹盟好,至今民不识兵革。尝荐苏洵及其子轼、辙可重用。轼下诏狱,又抗章相救。著有《乐全集》。卒,赠司空,谥文定。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生卒】:1007—1091

【介绍】:

宋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 马讽

    【介绍】:金大兴漷阴人,字良弼。宋宣和六年进士。入金,复登进士第,调蔚州广灵丞,迁雄州归信令,有政声。除宁州刺史,明于鞫狱。世宗时以忠顺军节度使致仕。

  • 董遵诲

    【生卒】:926——981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汉时,举族南奔投契丹。后周时,从世宗攻北汉、后蜀、南唐,授骁武指挥使。入宋,从慕容延钊平定李筠。乾德六年(968),西夏雄踞西北边,授通远军使,召

  • 王德文

    【生卒】:1190—1246【介绍】:宋平江长洲人,字周卿。王楙子。克世家学,从魏了翁游。以经理筑边城功,补承信郎,调宁国酒税,摄华亭尉,兼造船场市舶。转承节郎,授南桥酒官。磨勘当转官,竟谢而归。

  • 丘橓

    字茂实,诸城(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累升都给事中,多弹劾。万历十一年(1583)任左副都御史,陈吏治积弊八事,帝称善,迁刑部右侍郎。请召还魏时亮、革除应昌等职。偕中官张诚前往抄没张居正家。后官至南京

  • 尹正

    【生卒】:?-557初为萧詧中兵参军。擒张缵、俘杜岸,有战功。詧称帝,任为护军将军。詧大定三年卒。(,参见《北史》)【介绍】:南朝梁天水人。岳阳王萧警镇雍州时,正为府参军。杜岸欲袭警,正率军擒张缵,俘

  • 裴耀卿

    【生卒】:681-743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幼年中童子举。开元年间任长安令及济、宣、冀三州刺史,均有善政。充转运使时,运粮三百万石,节省脚钱三十万贯。天宝初,官至尚书左仆射。(,参见《新唐书》)【

  • 宋炎

    【介绍】:宋陕州陕县人。善射。官秉义郎。金人围陕城时,以劲弩数百,屡发毒矢,杀金兵千余人。城陷,力战死。

  • 高贞

    【生卒】:489—514【介绍】:北齐宗室,字仁坚。武成帝第五子,封北平王。沉审宽恕,甚得帝心。位司州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帝行幸,总留台事。后主(高纬)忌之,系之于狱,夺其留后权。

  • 施德华

    【介绍】:明浙江乌程人。能诗。洪武中有司累以明经荐不就。在湖州城南结屋数楹,读书啸咏,自号城南小隐。以经学教授后进。有诗文行世。

  • 董榖

    【介绍】:明浙江海盐人,字石甫,一作硕甫。正德举人。王守仁弟子。历知安义、汉阳二县,一说知汉阳府,有惠政。罢归后自号碧里山樵,又称汉阳归叟。有《碧里杂存》、《澉浦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