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张浚

张浚

【生卒】:1097——1164

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举进士。建炎三年(1129),苗傅刘正彦作乱,起兵问罪,请高宗复辟。建请治理川陕,以保东南,授川、陕宣抚处置使。与金兵大战于富平,金军溃败,全蜀、江淮赖以安。绍兴五年(1135),除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榜刘豫僭逆罪,兴师北伐;郦琼叛,引咎求去位。居外约二十年,秦桧当权。绍兴末,金兵来犯,复起用。隆兴元年(1163),除枢密使,督师北伐,兵败。力陈和议之失,罢和议,再为相,为汤思退等诋毁,罢相。临终前还以“不能恢复中原”为恨。赠太保太师,谥忠献。撰有《易解》、《杂说》及文集十卷等。


【生卒】:1094—1164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张咸子。徽宗政和八年进士。高宗建炎初历侍御史、礼部侍郎。三年金人南侵,留吴门节制军马。苗刘之变,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议经营关陕,诏以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决策治兵与金军大战于富平,虽失利,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绍兴五年,除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曾镇压杨么。部署沿江、两淮诸军为防御计,且谋北伐。以郦琼叛引咎求罢。秦桧用事,被斥近二十年。金完颜亮南侵,复起用。孝宗隆兴元年,除枢密使,督师北伐,符离之战失利。旋再相,为主和派排去。卒谥忠献。有《易传》、《中兴备览》及文集等。


【生卒】:1094—1164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张咸子。徽宗政和八年进士。高宗建炎初历侍御史、礼部侍郎。三年金人南侵,留吴门节制军马。苗刘之变,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议经营关陕,诏以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决策治兵与金军大战于富平,虽失利,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绍兴五年,除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曾镇压杨么。部署沿江、两淮诸军为防御计,且谋北伐。以郦琼叛引咎求罢。秦桧用事,被斥近二十年。金完颜亮南侵,复起用。孝宗隆兴元年,除枢密使,督师北伐,符离之战失利。旋再相,为主和派排去。卒谥忠献。有《易传》、《中兴备览》及文集等。


【生卒】:1094—1164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张咸子。徽宗政和八年进士。高宗建炎初历侍御史、礼部侍郎。三年金人南侵,留吴门节制军马。苗刘之变,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议经营关陕,诏以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决策治兵与金军大战于富平,虽失利,以形势牵制东南,江淮亦赖以安。绍兴五年,除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曾镇压杨么。部署沿江、两淮诸军为防御计,且谋北伐。以郦琼叛引咎求罢。秦桧用事,被斥近二十年。金完颜亮南侵,复起用。孝宗隆兴元年,除枢密使,督师北伐,符离之战失利。旋再相,为主和派排去。卒谥忠献。有《易传》、《中兴备览》及文集等。


猜你喜欢

  • 梁昕

    字元明,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家为大族。历属萧宝夤、尔朱天光。后还家。西魏初,出谒宇文泰,即被用为右府长流参军。宽和而有才干。积功迁东荆州刺史,安集蛮民,户口增加。北周初,进位开府仪同三司。武

  • 贾深

    【介绍】:唐福州长乐人。历官职方郎中、徐州刺史。代宗大历三年,自庐州刺史,改睦州刺史。又任夔州、岳州刺史。

  • 韦幼成

    【介绍】:唐京兆杜陵人。玄宗朝历司勋、主客员外郎。天宝中,官兵部郎中。十载,出为汉中太守,兼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移为河内太守。

  • 拓跋范

    明元帝子,封乐安王。太武帝用为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安镇都大将。时秦地流亡者相继不绝,范请太武宽徭役,与民休息。后以知刘洁谋而不举,暴死。(,参见《北史》)

  • 大智

    【介绍】:宋僧。世称大智禅师。知医理,有《大智禅师必效方》。

  • 南涛

    【介绍】:金人。世宗大定初贡士。长于文学,一时碑志多出其手。

  • 刘寿

    【生卒】:?—前131即齐懿王。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曾孙,齐孝王子。前154年孝王自杀,景帝认为齐在吴楚之乱中初无叛乱之谋,表示动摇是属于被迫,不应加罪,遂立他继位为齐王,在位二十三年死。(,

  • 应真

    【介绍】:唐僧。住吉州耽源山,世称耽源禅师。曾为释慧寂之师。

  • 俞士千

    【生卒】:1208—?【介绍】:宋徽州婺源人,字吉仲。理宗嘉熙间游太学有声。宝祐四年进士。调德安郡博士。乡人士以士千学行昭著,乞改差乡郡,州上其事,有旨令兼紫阳书院山长。

  • 辽太宗

    【生卒】:902—947【介绍】:辽代皇帝。姓耶律,名德光,字德谨,契丹名尧骨。太祖次子。天赞初,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太祖死后,为述律太后所立。仍用天显年号。天显十一年,破后唐军,立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