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听
【生卒】:779—839
【介绍】:
唐洮州临潭人,字正思。李晟子。七岁以荫授太常寺协律郎。宪宗时因战功迁左骁骑将军兼御史中丞,历楚州刺史,夏绥银宥节度使,进检校工部尚书。穆宗时授检校兵部尚书,充河东节度使。敬宗嗣位,改义成军节度使。文宗时,功封凉国公,兼帅魏博。因迁延不赴,致魏乱,罢为太子少师。未几,拜邠宁节度使。听治官苛细,好聚敛。终以疾求还,拜太子太保。卒赠司徒。
【生卒】:779—839
【介绍】:
唐洮州临潭人,字正思。李晟子。七岁以荫授太常寺协律郎。宪宗时因战功迁左骁骑将军兼御史中丞,历楚州刺史,夏绥银宥节度使,进检校工部尚书。穆宗时授检校兵部尚书,充河东节度使。敬宗嗣位,改义成军节度使。文宗时,功封凉国公,兼帅魏博。因迁延不赴,致魏乱,罢为太子少师。未几,拜邠宁节度使。听治官苛细,好聚敛。终以疾求还,拜太子太保。卒赠司徒。
【生卒】:723-768字士繇,德舆父。少以进士补临清尉。由安禄山表为蓟县尉时,察知禄山有异志,诈死,逃亡江南。拜监察御史,未到职。居家洪州后,又数次辞官。(,参见《新唐书》)【生卒】:723—768
武邑(今属河北)人。家贫好学。年三十始读《急就篇》,耕读三年,即设学讲经书。经义审博,张吾贵曾从其学《左传》。轻《公羊》,讥非董仲舒,受士人讥议。弟子前后数千。宣武帝时,位国子助教,延昌中卒。(,参见
【介绍】:秦末汉初燕人,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后,满聚党亡命朝鲜,自立为王,都王险城。吕后时约为外臣,保塞外诸族,毋使盗边,以故得以侵降其旁小邑,方数千里。再传至孙右渠,国灭。
【介绍】:唐鍾陵人,妓女。罗隐有诗云:“鍾陵一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介绍】:北魏时人。柔然族。景穆帝皇后之兄。太武帝时降魏。文成帝太安二年为平北将军,赐爵河东王。官征东将军、评尚书事,卒。
【介绍】:宋宁国宣城人,字叔诚。以荫为龙泉令。元兵夺临安城,宝信随张世杰等至福州,转泉州,会蒲寿庚以泉州降元,宝信率淮兵百人力战而卒。
【介绍】:明徽州府休宁人,字思宜,自号瓜圃锄云。洪武初以文学举,以母老乞就养,授本县县学训导,旋调歙县。善篆隶,工山水,尤精梅菊。
【生卒】:729—783【介绍】:唐京兆人。天宝末进士及第。性狷洁,不妄交游。由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文采瞻蔚,长于应用,誉重一时。代宗时累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封河内郡公。德宗即位,贬潮州刺史。建
【生卒】:?-228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末举茂才,任菑丘长、会稽太守。曹魏时期历官谏议大夫、大理、司空、司徒,是当时名臣。精通经学,著有《易传》、《春秋传》、《孝经传》等书。卒后谥成侯。
【生卒】:1715——1729稷山(今属山西)人。雍正七年,夜发山洪,被漂至芦苇间,因未穿衣服,拒绝被救出水,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