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修

王修

【生卒】:?—418

【介绍】:

东晋京兆灞城人,字叔治。任太尉谘议参军。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刘裕破后秦,克长安,以其子刘义真留镇关中,任脩为长史辅之。义真年少,赐与不节。脩常裁减之,左右怨,因谮其欲反。值关中晋将正自相屠杀,沈田子王镇恶,脩杀沈田子。义真乃使左右杀修。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敬仁,小字苟子。王濛子。明秀有美称。善隶、行书。起家著作佐郎、琅邪王文学,转中军司马,未拜而卒。时年二十四。


【介绍】:

三国魏北海营陵人,字叔治。东汉末初为孔融主簿,迁高密令,移胶东,有治绩。后为袁谭别驾。劝谭、尚兄弟勿相攻。谭死,归曹操,为司空掾,迁魏郡太守,抑强扶弱,赏罚严明。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徙奉常。


【介绍】:

东汉会稽句章人。顺帝时为扬州从事。三国时虞翻尝赞其治绩,谓委身受命,垂声来世。


字叔治,北海营陵(今山东潍坊)人。初为北海守孔融属吏,归曹操后,官至大司农郎中令。以忠贞著名当时,曾数次救孔融脱难;袁谭死后亲敛其尸;严才反于邺城,他不遵旧规,亲率下属至宫门侍卫,受到操称赞。


字敬仁,小字苟子,王濛子。聪明俊秀,善隶书,号称“流奕清举”。初为著作郎,历琅邪王文学,转中军司马。年二十四岁死。


东晋时人,字叔治,祖籍京兆灞城(今陕西临潼西),流寓至江南。初为刘裕太尉谘议参军,从征后秦,授雍州长史,留守关中。沈田子擅杀王镇恶,修遣人杀田子,为雍州刺史刘义真所杀。(,参见《南史》)


字叔治,北海营陵(今山东潍坊)人。初为北海守孔融属吏,归曹操后,官至大司农郎中令。以忠贞著名当时,曾数次救孔融脱难;袁谭死后亲敛其尸;严才反于邺城,他不遵旧规,亲率下属至宫门侍卫,受到操称赞。


猜你喜欢

  • 塔塔儿台

    孔温窟哇第三子带孙郡王的后代。1259年护宪宗灵驾赴北,途中被反叛的阿里不哥拘留,经亲王阿速台营救,才幸免遇害。至元元年(1264)授怀远大将军,世袭东平达鲁花赤。四十二岁时去世。【生卒】:约1235

  • 齐孝昭帝

    【生卒】:535-561即高演。字延安,欢第六子。高洋同母弟。北齐天保初封常山王,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废帝立,为太傅、录尚书事。560年,与高湛、高归彦等执杀杨愔,遂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 柳昂

    字千里,敏子。北周武帝用为内史中大夫,封文城郡公。武帝死时,受遗令辅政。不被宣帝信任。自结于杨坚,坚举为大宗伯,称病不视事。待坚称帝,病愈,为潞州刺史。上书建议各地劝学习礼,州县遂置博士。(,参见《北

  • 金玉

    【生卒】:?—1421【介绍】:明应天府江浦人。袭父官为羽林卫百户,从燕王朱棣起兵。成祖即位,累迁为河南都督佥事,永乐八年从北征,十四年镇压山西刘子进起事。封惠安伯。

  • 耶律涤鲁

    【介绍】:辽人,字遵宁。耶律德威孙。幼养宫中,授小将军。圣宗视之如子,兴宗待以兄礼。重熙初,历北院宣徽使,改西北路招讨使。后坐事免官。起为北院宣徽使,改东北路详稳。道宗时,擢南府宰相,封汉王。卒年八十

  • 高彦俦

    【生卒】:?—959【介绍】:五代时太原人。事后蜀孟知祥,历军校、昭武军监押。孟昶时,擢宁江军都巡检、制置招讨使,加昭武军节度使。守夔州,宋师至,劝其降,不从,登楼自焚死。

  • 萧守中

    【介绍】:明广东保昌人,字必常。永乐十五年举人。授户部主事。奉命核凤阳诸卫军饷,拒留守司馈金。历官南京吏部、刑部郎中,出为黎平知府。天顺中致仕。

  • 赵悼襄王

    【生卒】:?—前236【介绍】:战国时赵国国君,名偃。孝成王子。悼襄王二年,用李牧为将,攻取燕武遂、方城之地。三年,又用庞媛为将,擒燕将剧辛。四年,取齐地饶妥。在位九年。

  • 方滋

    【生卒】:1102—1172【介绍】:宋严州桐庐人,字务德。方元修子。以荫入仕。历知秀、楚、静江、广、福、明、庐、镇江、鄂、建康、荆南、绍兴、平江等州军府,所至务尽其职,发奸擿伏,严而不苛,经理财赋,

  • 吕绍

    【生卒】:?-399字永业,吕光子。初为太子。晋安帝隆安三年(399),继父立为天王。光诸子争夺王位,互相攻伐,绍被兄吕纂废杀,谥隐王。(,参见《魏书》)【生卒】:?—400【介绍】:十六国时后凉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