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武俊

王武俊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猜你喜欢

  • 庾传昌

    【生卒】:?—916【介绍】:五代时曹州义成人。庾信后裔。富文藻,工著述。仕前蜀。起家永和府判官,累升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撰有《玉堂集》、《青宫载笔记》、《金行启运录》,均佚。

  • 朱大洞

    【介绍】:宋道士。钱塘人。工画山水人物,宗萧照。

  • 陆以湉

    【生卒】:1801—1865【介绍】:清浙江桐乡人,字敬安,号定圃。道光十六年进士。曾任杭州教授。咸丰间,避太平军,辞官回乡,后移居上海,李鸿章聘为忠义局董事。博雅通医。有《冷庐杂识》、《甦庐偶笔》、

  • 吴楚材

    【生卒】:?——1275又名炎,建昌南城(今江西永修)人。德祐元年(1275),建昌降。次年,楚材还领村,纠集民兵,江西制置使黄万石授为迪功郎、权制置司计议官,并戒勿兴兵,楚材不听,并领村率众出击,元

  • 王舜

    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父被人杀死。舜与二妹寄食于亲戚。及长,率二妹持刀杀仇人夫妻。赴县自首,三女争死。隋文帝下令赦免。(,参见《北史》)

  • 贾俊

    【生卒】:1428—1495【介绍】: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廷杰。由举人入国学。天顺中,选授御史,历巡浙江、山西、陕西、河南等地,所至有声。成化末,官至工部尚书。弘治时,奏停公家为王府营建及中官所请工程多

  • 费扬古

    【生卒】:?—1701【介绍】:清满洲正白旗人,栋鄂氏。内大臣鄂硕子。三藩乱时,从岳乐讨吴三桂,转战江西、湖南。师还,擢领侍卫内大臣。后为安北将军,屯归化。讨噶尔丹时,为抚远大将军,出西路,昭莫多之战

  • 宋振麟

    【介绍】:清陕西淳化人,字子祯,号中岩。顺治拔贡生。以孝称。康熙中举鸿博,不赴。有《中岩集》。

  • 毛谟

    【介绍】:清浙江归安人,字谔亭,号吟树。嘉庆四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清正廉明。博学能文,精通小学。有《韵事略》、《说文检字》等。

  • 李开芳

    【生卒】:约1826—1855【介绍】:清广西武缘人。参加太平军后,因避翼王石达开讳,改名李来芳。金田起义后,历任监军、总制、检点。清咸丰三年从大军攻克南京,旋以地官正丞相与林凤祥奉命北伐,进兵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