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子彦
【介绍】:
北魏代人,本名。长孙冀归子。有膂力,屡从父征讨,以功封槐里县子。孝武帝与高欢有隙,加子彦中军大都督、行台仆射,镇弘农,以为心膂。后从帝入关。封高平郡公,屡迁侍中、兼尚书令,拜太子太傅。少尝坠马折臂,肘上骨突起寸余,乃剖肉锯骨,流血数升而言戏自若。后遍体生恶疮,医药不愈,乃以毒蛇触之,中毒死。
【介绍】:
北魏代人,本名。长孙冀归子。有膂力,屡从父征讨,以功封槐里县子。孝武帝与高欢有隙,加子彦中军大都督、行台仆射,镇弘农,以为心膂。后从帝入关。封高平郡公,屡迁侍中、兼尚书令,拜太子太傅。少尝坠马折臂,肘上骨突起寸余,乃剖肉锯骨,流血数升而言戏自若。后遍体生恶疮,医药不愈,乃以毒蛇触之,中毒死。
【生卒】:?—629【介绍】:唐魏州观城人。高祖武德初为内史舍人,与萧瑀等撰定律令。擢中书侍郎,封乐平县男。太宗贞观初迁吏部侍郎。时天下初定,州府以赤牒授官,至是令悉集吏部,林甫随才铨录,咸以为宜。
【生卒】:?-524字敬业,勉第二子。幼聪明,能作文。初为著作佐郎,累迁太子舍人、中书舍人,掌书记。官至晋安内史卒。(,参见《南史》)【生卒】:?—524【介绍】:南朝梁东海郯人,字敬业。徐勉次子。幼
【介绍】:北魏中山无极人,字伯业。孝文帝太和中释褐奉朝请,官至乐陵太守,在郡多所受纳。闻御史至,弃郡逃,除名。
仲遵子。起家本县令。周武帝末,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参见《北史》)
南朝宋、齐时人,僧绍兄子。后废帝时为平南主簿,从平桂阳王休范,累迁至骠骑中兵参军。齐世迁为巴州刺史。(,参见《南史》)【介绍】:名或作慧昭、慧照。南朝齐平原鬲人。明僧胤子。宋世,为萧道成平南主簿,从拒
【生卒】:?—1204【介绍】:金世宗子,本名鹤野,又名娄室,号乐善居士。博学,善属文。始封沈王。累官沁南军节度使,判平阳府事,进封豫王。喜读书,暇日辄引文士相与切磋。卒谥忠献。有《乐善老人集》。
【生卒】:?—58【介绍】: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叔虑。耿弇弟。光武建武四年为黄门侍郎,历任射声校尉、五官中郎将。时乌桓、鲜卑屡寇外境,而南匈奴王愿称藩御寇,诸公卿皆以为不可许,国独奏请承认薁鞬日逐王比为
【生卒】:1151—1215【介绍】:宋温州瑞安人,字积夫。少游江淮,有杰气。年稍长从师学习古今,诸生有不能言者,尽为言之。喜与名士贤豪交,唯不乐仕进。
金州(今四川安康)人。依仗元载权势,横行乡里,州宰莫敢问。载诛,盗库兵据险以叛,旋为刺史孙道平擒杀。【介绍】:唐金州人。兄卓英倩为元载主书。英璘仗兄势,横行乡里,牧宰莫敢问。及元载诛,英璘盗库兵据险以
【生卒】:?—1560【介绍】:明宗室,成祖子赵简王朱高燧五世孙。自号枕易道人。正德十六年袭王爵。嗜学博古,文藻弘丽,折节爱宾客,户屦恒满,文酒宴游。构思训楼,常独居读书。以受地方欺凌,自缢死。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