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郎
【介绍】:
五代时武昌人。后周时尝总土兵,守本里。与尖山王大夫战,不胜,走泉洞死之。相传尸流出洞,沉于山溪港,渔人举网得而置之。明日复得,如是数次,因祷雨有验,渔人遂裹尸塑像祀之,奉为陈九郎仙。
【介绍】:
五代时武昌人。后周时尝总土兵,守本里。与尖山王大夫战,不胜,走泉洞死之。相传尸流出洞,沉于山溪港,渔人举网得而置之。明日复得,如是数次,因祷雨有验,渔人遂裹尸塑像祀之,奉为陈九郎仙。
【生卒】:1503——1583字介夫。泾阳(今属陕西)人。吕楠门生,有学问品行。【生卒】:1503—1582【介绍】:明陕西泾阳人,字介夫,号石谷。官工部司务。先为湛若水弟子,继受学于吕柟。柟称其守道
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刚正,有气节。咸雍中,进士及第。大安初,累迁户部使,转给事中,知三司使事。国、民兼足,加户部侍郎,改三司使。乾统初,授参知政事,知南院枢密使事。五年(1105),宋攻夏,奉命使宋
【介绍】:明淮安府邳州人,家居南京。字大声,号秋碧。正德中世袭指挥。工诗善画,尤善散曲,山水仿沈周。有同名杂剧、传奇《纳锦郎》,又有散曲集《秋碧乐府》及《香月亭诗》。
【生卒】:前28-41字子玉,南阳育阳(今河南新野)人。世传《孟氏易》。王莽时避乱讲学,生徒数百人。光武帝时初为博士,后为大鸿胪。作《易通论》七篇,世号《洼君通》。学问精深,为治《易》学者所宗,称为大
【介绍】:北魏皇族,鲜卑族。从道武帝攻诸部。为并州刺史。道武帝欲抚悦新附,而素延杀戮过多,坐免官。后拜幽州刺史,以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后封曲阳侯。时道武帝颇尚节俭,而素延奢侈过度,被赐死。
【介绍】:五代时后蜀成都人。世本儒家,心游绘事,佛道、人物,举意皆精。成都福感寺有画壁。
【生卒】:?—763【介绍】:唐邠州永寿人。来曜子。少尚名节,颇涉书传。安禄山反,瑱为颍川太守,叛军至城下,瑱亲射之,杀敌颇众,敌惧,呼为“来嚼铁”。两京平,封颍国公。肃宗乾元三年,以襄州刺史、兼御史
【介绍】:宋饶州浮梁人,字正叔。仁宗庆历间进士。累官知临川、江西提刑、度支郎中。治“五经”,长于《易》。有《易说》、《金氏文集》。
【生卒】:?—549【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长白。萧纶子。梁武帝大同初,封汝南侯。能草隶,性庸短。侯景围城,屯太阳门,终日蒲饮,不抚军政。士咸愤怨。太清末,部属引景兵登楼,城陷被害。
【生卒】:?-578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梁尚书左丞缜孙。善为文章,事后梁,位至散骑常侍。有文集十卷。岿天保十七年卒。【生卒】:?—578【介绍】:南北朝时后梁顺阳人。范缜孙。少机辩,善属文。仕萧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