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时成都温江人。笃学博闻,以词章显于世。事后蜀。孟昶时累官山南道节度判官。尝杂抄子史一千余事为《备忘小抄》,世多传写。
衍侄。娶隋文帝女。袭爵为郡公,历内史侍郎,检校秦州总管等职。(,参见《北史》)
乐会县(今广东琼海)白沙洞黎族人。淳熙十二年(1185),率部五百人起事,杀掠官军,保义郎陈升之抚降其众,俘获林智福等,琼管司上奏其功,诏减升之三年磨勘。
字守真,自号“通云处士”,河间(今属河北)人。精通医术,好用凉剂,益肾降心火。著有《运气要旨论》、《精要宣明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生卒】:1120—1200【介绍】:金河间人,字守真,号通元处士
【生卒】:?——1654山东掖县人。明刑部尚书张忻之子。崇祯末年进士。先降于李自成农民政权,再降归于清,被举荐出任弘文院检讨。历官礼部侍郎,国史院大学士。顺治十一年卒。谥文安。【生卒】:?—1383【
平阳(今属浙江)人。倭至,出逃,遇贼欲杀母,经孚以身护母,被杀。
【生卒】:?—前650【介绍】:春秋时晋国人。大夫。骊姬之乱,佐里克等杀奚齐、卓子而欲立公子重耳。齐、秦以兵送夷吾先入晋,是为晋惠公,杀里克及其党,歂在其内。
字汝登,东平(今属山东)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进贤知县。嘉靖三年(1524),因平宸濠功,升为御史。后历任兵部左侍郎、大同、山西、保定诸镇军务总制。镇压大同兵变,太狠毒,帝大不喜悦,夺职下狱
明江西南部农民起义军首领。正德中,与黄镛、刘隆、李四仔等称王,聚众起义,以汀州大帽山为中心进行反明斗争,先后被明军俘杀,义军牺牲五千人。
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少忠直,初为豫州别驾,转大司马齐王司马冏主簿。两次上书司马冏,劝说与诸王结盟好,各归国守土,以避免相互混战。司马冏不听,反杀豹。【介绍】:春秋时卫国人。善讴歌。居于淇。河西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