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韩维

韩维

【生卒】:1017—1098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韩绛弟。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以荐入官。英宗朝,迁同起居注,进知制诰。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以兄入相,出知河阳。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有《南阳集》。


【生卒】:1017——1098

字持国,亿第五子。以荫入官。神宗封淮阳郡王、颍王,维皆为记室参军。及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历知汝州、开封府、襄州、许州等。熙宁七年(1074),召为翰林学士承旨,陈青苗等新法之弊。兄绛为相,出知河阳,复知许州。神宗死,疏论“赋役非人力所堪者去之,法禁非人情所便者蠲之”。元祐初,拜门下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卒。


【生卒】:1017—1098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韩绛弟。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以荐入官。英宗朝,迁同起居注,进知制诰。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以兄入相,出知河阳。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有《南阳集》。


【生卒】:1017——1098

字持国,亿第五子。以荫入官。神宗封淮阳郡王、颍王,维皆为记室参军。及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历知汝州、开封府、襄州、许州等。熙宁七年(1074),召为翰林学士承旨,陈青苗等新法之弊。兄绛为相,出知河阳,复知许州。神宗死,疏论“赋役非人力所堪者去之,法禁非人情所便者蠲之”。元祐初,拜门下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卒。


【生卒】:1017—1098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韩绛弟。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以荐入官。英宗朝,迁同起居注,进知制诰。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以兄入相,出知河阳。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有《南阳集》。


猜你喜欢

  • 崔玄亮

    【生卒】:768—833【介绍】:唐磁州昭义人,字晦叔。擢进士第,宪宗元和初为驾部员外郎,迁密、歙二州刺史。文宗大和四年改谏议大夫,以直谏著名,朝廷推为宿望,拜右散骑常侍。终虢州刺史。有《海上集验方》

  • 杨允升

    允恭兄。淳化中,王小波、李顺率众起义。李顺兄自荣据绵竹,群众响应起义,与其弟允恭、允元率乡里子弟攻自荣义军,又充当宋师向导,擒自荣械至剑门以献。王继恩上奏其事,诏赐允升学究出身,授绵州县令。后召赴阙,

  • 萧叡明

    南朝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初为员外殿中将军,渐迁至龙骧将军,安西中兵参军。事母孝,母病,日夜祷告,母亡,哀伤过度而卒。永明五年(487)追赠中书郎。(,参见《南史》)

  • 文孚

    【生卒】:?—1841【介绍】:清满洲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字秋潭。乾隆四十六年,由监生考取内阁中书,历官内阁侍读学士、副都统、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有《秋潭相国诗存》。

  • 陈邦科

    【介绍】:明江西高安人,字俊卿,号警亭。万历五年进士。尝官南京御史,疏请录用顾允成等,言治河固堤束水无效,当以浚为主。出为河间知府,备倭有功,卒官。

  • 汪绶

    【介绍】:宋徽州黟县人。汪义荣子。以荫补将仕郎。历知兴国军,备述沿江利害,均切时弊。在任抚御兵民,大修战守之具,加强军备。擢军器监丞,知太平州,有治状。官终朝散大夫。

  • 朱行先

    【生卒】:854—924【介绍】:五代时海盐人,字蕴之。善射,人称小由基。事湖州刺史高彦,屡立战功。后归吴越,累官静海镇遏使,甚著声誉,在镇凡十五年,卒。

  • 闵萃祥

    【介绍】:清江苏华亭人,字颐生。布衣。张文虎弟子。工古文,郡中大制作咸出其手。光绪间曾与修《华亭县志》及《松江府志》。又精数学,以母病,亦兼习医。后隐居沪南十余年。有《式古训斋诗文集》。

  • 白履忠

    【生卒】:?-729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尝隐居古大梁城,时人号为梁丘子。景云中、开元十年、十七年朝廷三次以官征召,均不应。有文集十卷。注《孝子》及《黄庭内景经》,撰《三玄精辩论》。(,参见《新唐

  • 王况

    【生卒】:?—21【介绍】:新莽时人。卜者。从魏成大尹李焉伪造谶文,言汉家当复兴,李氏为辅。王莽地皇二年焉令吏写其谶书,被告发,况与焉皆为莽收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