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介绍】:

李益作。诗题一作《临滹沱见入蕃使列名》。滹沱,水名,旧道源出今山西五台山东北部的秦戏山,东流入河北平原,经正定、任丘入大青河。蕃使,回纥使者,德宗贞元四年(788)十月,根据和亲协议,回纥可汗派公主和使臣来唐迎亲,第二年春回返时,途经滹沱,李益所见,可能就是这次接待回纥的活动。列名,指被列入正式参加接待或会见中的一名成员。诗写回纥迎亲道经滹沱时的热闹景象和盛大场面,赞美了唐和回纥的友好关系,而“频许”云云却又表现了对唐朝边备废驰的忧虑。

猜你喜欢

  • 秃兀硉

    形容僧侣头颅光滑滚圆之貌。王梵志《男婚藉嘉偶》:“何须秃兀硉,然始学薰修。”

  • 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介绍】:张祜《题万道人禅房》诗句。这两句描写禅房周围的环境:“残阳”、“远水”见其迷离;“落叶”“疏钟”见其幽寂。似真还幻的景致深寓玄机,正是修道之地,得道之所。

  • 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

    【介绍】:高适《答侯少府》诗句。刍狗,古代结草为狗,用于祭祀,祭后则弃之。后以喻轻贱无用之物。二句用触目惊心的事实,深刻揭露了边防士兵所受的非人待遇和连年边战中的惨重死亡。

  •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介绍】:姚合作。一作《武功县闲居》。这组诗写于作者任武功(今陕西宝鸡市东)主簿之时。诗人远离帝京,身居微官,生活悠闲自得,与隐居山林并无二致,所谓“为官与隐齐。”三十首多写官况萧条,山县荒凉,沈耽诗

  • 杨乘

    【介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后其父家于苏州。大中元年(847)进士,官终殿中侍御史。杨乘与其父、叔、兄弟俱以文学登第,人称“修行杨家”。杨乘善为歌诗,其诗曾人张为《诗人主客图》。《全唐诗》存诗

  • 唐七律诗精评

    孙琴安编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6月初版,32万字。此书专选唐人七律。作者通过对《全唐诗》和300多种今存古代唐诗选本中七言律诗的反复审视和推敲,精选出210首,共74家,初、盛、中、晚各不

  • 杜易简

    【介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为杜甫从祖。登进士第,累官渭南县尉、殿中侍御史、考功员外郎,后贬为开州司马。《新唐书》有传。易简能文,以博学著称。《全唐诗》存诗3首。

  •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介绍】:司空曙《峡口送友人》诗句。二句以叙传情,抒发送别友人时的层层悲哀:一层是自己在万里之外为客,二层是客中送客,三层是所送之故人乃是先前同时为客同病相怜之人。诗句表达了一段悠长的时间流程和心理感

  • 春夜闻笛

    【介绍】:李益作于德宗贞元后期漫游江淮时。诗写初春之夜闻笛、听雁所引起的迁谪之悲和思归之情。构思缜密,对比工巧,情调凄凉,意蕴深沉含蓄。

  • 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介绍】:李白《独漉篇》诗句。四句以明月之磊落光明,以自喻心迹也。意谓自己抗敌报国之心,如明月之照,世人皆见之,莫可怀疑。至德二载春,永王兵败,李白从永王幕府中逃出,作此诗以明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