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握手。表示亲密。白居易《寄元九》:“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
表状集。唐刘三复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三复表状》十卷,又《问遗杂录》三卷。《宋史·艺文志七》作《景台杂编》十卷、《问遗集》三卷,又《别集》一卷。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二篇
【介绍】:李煜作。《全唐诗》原注:“宣城公仲宣,后主子,小字瑞保,年四岁卒。母昭惠先病,哀苦增剧,遂至于殂,故后主挽辞,并其母子悼亡。”宣城公乃李煜幼子死后加谥的封号;昭惠后小字娥皇,年二十九而卒。二
平声和仄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体诗词和骈俪文所用字音必须平仄相互交替,使声调谐协。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参见“平声”、“仄声”。
【生卒】:?—696【介绍】:唐代文学家。籍贯不详。年十七,为左卫长史。后曾以御史出使益州。万岁登封元年(696),武后封禅嵩山,子布因抱病强至山下,加两阶为五品,是年卒。博学有才,能文章。《全唐文》
【介绍】:唐代散文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开成四年(839)为监察御史,以不称职出为府县之职。历祠部员外郎、金部郎中等。咸通二年(861)至六年(865),为福建观察使。六年、七年(866)为宣歙观察使
犹邹书。甘露寺鬼《西轩诗》之一:“赵壹能为赋,邹阳解献书。”
见“蒲梢”。
平均,均衡。李白《送杨少府赴选》:“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整日地攀折。谓时时遭受摧残。崔颢《行路难》:“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玉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