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兴象

兴象

诗学术语。指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这是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叙》里所提出的概念。“兴”指感情兴发,或内容有所寄托;“象”指形象。盛唐诗人写诗,追求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兴在象中,兴在象外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殷璠继承前人有关“兴”、“象”的论述,而有所创造,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用来概括盛唐诗人所达到的这种诗歌境界。他从正面肯定陶翰诗“多兴象”,孟浩然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他又通过批评齐梁诗歌“都无兴象,但贵轻艳”来突出“兴象”之说,显示他对这一境界的重视。虽然他只是提出了这一概念,并未作进一步阐释,但在理论上却开我国诗歌意境理论之先河,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 长信怨

    【介绍】:王昌龄作。见《长信秋词五首》。

  • 篮舆

    东晋诗人陶潜隐居田园,有足疾,曾乘篮舆外出。见《宋书·陶潜传》。后因用作咏隐士外出之典。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偶直乘篮舆,非关避白衣。”权德舆《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想到家山无俗侣,逢迎

  • 冠盖里

    古地名。在今湖北宜城市。据《水经注·沔水中》载:县中太山下自汉末多有名士居其中,刺史二千石以上数十人,朱轩华盖相望,因号冠盖里。李德裕《题冠盖里》:“偶来冠盖里,愧是旧三公。”亦泛指官宦里闾。权德舆《

  • 张守节

    【介绍】:唐代撰注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开元中,官诸王侍读、守右清道率府长史。精于儒术,长于地理,历时三十年,撰成《史记正义》,自序云:“郡国城邑,委曲申明。古典幽微,窃探其美。”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

  • 题报恩寺上方

    【介绍】:方干作。这是一首游寺写景的山水诗,尽情描绘山林的奇丽秀美,悬岩飞瀑,层峦叠翠,林萝蔽日,云雾迷蒙,令人心旷神怡。全诗重在写景,而留连之情触景而生,情景交融,妙合天然。

  • 锦瑟

    【介绍】:李商隐作。本篇是李商隐七律的代表作之,素以难解著称。宋元以来,诸家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多以此为悼亡诗,也有人认为是自伤之作,或另有寄托。揣摩诗意,再结合诗人身世来理解,此诗当为诗人晚年回顾平

  • 裴翛然

    【介绍】:郡望河东闻喜(今属山西)。其父为巴州刺史裴思训。开元时道人。性诙谐,好聚众饮酒作诗,善画山水,兼通音律。《全唐诗》存诗1首。

  • 北风行

    【介绍】: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五列于《杂曲歌辞》,曰:“《北风》本卫诗也。《北风》诗曰:‘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传云:‘北风寒凉,病害万物,以喻君政暴虐,百姓不亲也。’若鲍照‘北风凉’、

  • 夕次盱眙县

    【介绍】:韦应物作。建中三年(782),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此诗当是由长安赴滁州途经盱眙(今属江苏)县时作。诗写夜泊思乡之情。落帆栖孤驿,日暮风波涌,舟行之苦已自不堪,而目睹人归雁宿之

  • 昆阳举

    见“昆阳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