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
【介绍】:
杜甫作。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今属湖南)去潭州(今湖南长沙),潭州在岳阳南,故曰“南征”。此诗写他避难异地,日益远去,引起的感伤和对朝廷的眷念。尤其是最后两句,对其诗歌创作,未遇知音,感慨则更深更大。刘辰翁曰:“此等不忍再读。”(《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卷一八)
【介绍】:
杜甫作。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今属湖南)去潭州(今湖南长沙),潭州在岳阳南,故曰“南征”。此诗写他避难异地,日益远去,引起的感伤和对朝廷的眷念。尤其是最后两句,对其诗歌创作,未遇知音,感慨则更深更大。刘辰翁曰:“此等不忍再读。”(《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卷一八)
【生卒】:?~850【介绍】:字相之。大和四年(830)进士。会昌中,以起居郎充翰林学士,历司封员外郎,加知制诰,转考功郎中,拜中书舍人。大中元年(847)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后改兵部侍郎、判户部事,封
【生卒】:774—860【介绍】:字子和。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京兆蓝田(今属陕西)人。元和四年(809)进士。曾为李绛、裴度幕僚。历任岭南、山南、昭义、宣武、河东节度使。以太保致仕。卒年八十七,赠
【介绍】:见魏元忠。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子溥,号七松处士。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历岭南监察推官、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会昌六年(846)为台州刺史。转漳州刺史。大中三年(849)自考功郎中充翰
【介绍】:约唐末五代时人。进士,升朝赐绯而卒。《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东汉河南荥阳人,字子慎。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曾举孝廉,拜九江太守。事见《后汉书·服虔传》。诗文中多以“服虔”喻指才学之士。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恳谏留匡鼎,诸儒引服虔。”
【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五诗句。沟陇,山沟野地,喻指处于卑下之位;拂云,掠云。意谓一旦被明主赏识、重用,定能从草野中跃出,为国家干一番惊人的事业。
相传匡俗为殷周之际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后因称南障山为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山神。无可《寄题庐山二林寺》:“江微匡俗路,日杲晋朝松。”
清朱宗大撰。此编不录杜甫全诗,只摘评诗句,共评诗32首(包括附高适诗一首),评语极简略,且多泛泛之论,实无足观。是书刊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流布甚少,影响不大。
【介绍】:唐代诗人、编撰家。字嵇美。袁州(治今江西宜春)人。生卒年不详。僖宗、昭宗时人。曾为乡贡进士。与李咸用友善。松编有《宜阳集》六卷,集其州天宝以后所作诗四百七十篇。此书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