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晚唐之际僧人,嗣华严智藏。曾居黄州,后徙凤翔。《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偈诗1首。
近体诗的起句形式。指一首诗首句的第二字为仄声。如五律有“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七律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诸种仄起式。
西晋贾充之女贾午与贾充掾吏韩寿私通,并把皇帝赐其父之外域异香送给韩寿。见《世说新语·惑溺》及《晋书·贾谧传》。后以“韩寿香”指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史凤《传香枕》:“韩寿香从何处传,枕边芳馥恋蝉娟。”参
【介绍】:号毗陵子,疑为常州(今属江苏)人。贞元末作歌赠来唐的日僧空海。《全唐诗逸》收此诗,缺末2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足。
山名。在唐甘州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北三百里。唐初在该处设立堡垒,以抵御北方外族。天宝时为回纥占领。后因以“花门”为回纥的代称。杜甫《留花门》:“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介绍】:唐代散文家。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不详。开元初,为右拾遗。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二年(724)为太子司议郎,撰《李公墓志》。以寿卒。《全唐文》存文七篇,《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存墓志一篇。事
【介绍】:岑参《与鄠县群官泛渼陂》诗句。诗题中的“渼陂”,古湖名,故址在今陕西户县西。二句写行舟中观景感受。其赋物工细,利用相对运动和视觉错感的原理,把静止的景物写得极富动感,体现了岑诗“意每造奇”的
我国古都之一,在今河南省西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后唐,均建都于此。新莽、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亦以此为陪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之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好文学,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亦以文学齐名,皆居邺中,人称“邺中七子”。故后因以“邺下才”称美有文才的人。贾曾《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招贤已从商
郡名。唐初改为定州,天宝元年(742)又改名博陵郡,治今河北定州。是崔姓的郡望。白居易《池上篇》序:“博陵崔晦叔与琴,韵甚清;蜀客姜发授秋思,声甚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