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商隐七律诗《流莺》末联。诗人借流莺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此二句点明“伤春”正意。“凤城”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诗人以“不忍听”流莺的哀啼抒发自己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伤春”之情
【介绍】: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句。极写相思之苦之深。李锳《诗法易简录》曰:“若直言消减容光,便平直少味,借满月以写之,新颖绝伦。其思路之巧,全在一‘满’字。”
【介绍】:张祜《晚夏归别业》诗句。两句描写诗人初归别墅,耳闻鸟啼,眼见果熟,正自欢欣,忽睹花落,想起故人如花,渐逝渐稀,不由悲从中来。由喜至悲的跌宕,“新果熟”、“故人稀”的对比,更有力地表现出诗人的
《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见“怪得”。
春秋时卫懿公好鹤,让鹤乘轩。轩为大夫所乘之车,这就好比鹤也有了禄位。国人不平,临战之时,士气不振,吃了败仗。事见《左传·闵公二年》。后以“大夫轩”喻特别的宠遇,亦为咏鹤之典。元稹《和乐天感鹤》:“自随
【介绍】:孟浩然《夜渡湘水》诗句。二句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夜渡湘水时的感受,紧扣“夜”字和湘水风物特色,恰切而生动。
①唐代韩愈、李贺的并称。二人之古诗,均有气骨和险怪倾向,明高棅《唐诗品汇》录其七言古诗为一卷,《总叙》并称之为“韩李”。②唐代韩愈、李翱的并称。韩与李亦师亦友,韩为古文运动的领袖,李为骨干。二人谥号均
【介绍】:唐代散文家、诗人。字介夫。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冯宿弟。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元和中,授校书郎。累迁至祠部员外郎。宝历元年(825)出为郢州刺史;因游宴无节制,罢官。大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音癸签》卷三〇谓系五代人。《旧五代史·晋书》本纪有李锴,后晋天福七年(942)由前将作监为少府监,开运二年(945)贬坊州司户,未知是否此人。《宋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