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集。正集、外集、逸句、补遗共一百八十四卷。康熙四十五年(1706)陈元龙等奉敕编。《四库全书总目》云:“以有关于经济学问者,为正集”,“其劳人思妇,哀怨穷愁,畸士幽人,放言任达者,别为外集”,“旁及
东汉人崔烈,入钱买官,位至三公。论者讥其有“铜臭”。见《后汉书·崔烈传》。李瀚《蒙求》:“鲁褒钱神,崔烈铜臭。”邵谒《送徐郡宰望江》:“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介绍】:字子全。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大历时任安南都护从事、检校司议郎。建中时为河东节度从事、检校国子司业,兼太原令。后被召入京。能诗善画。《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陇西(今属甘肃)人。中宗时,为左司员外郎,迁给事中,兼文学干事。能唱《步虚歌》,七月七日两仪殿会宴,帝命为之,行言于御前长跪,作三洞道士音词歌数曲。《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补诗1首
古国名。亦称三苗。尧、舜、禹时代我国南方较强大的部族。亦泛指边疆少数民族。李白《古风》之三十三:“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介绍】:唐代诗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生卒年不详。高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初为右史,后知考功举,因预泄问目,配流岭表而死。曾预撰《瑶山玉彩》、《芳林要览》。善诗,所作篇
【介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元和年间曾任监察御史里行、司勋员外郎、舒州刺史。《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1首。
【介绍】:孟郊作。见《怨诗》。
比喻大势已去,一切结束。拾得《诗》之五一:“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
水名。源出河南卢氏县东南,东北流经嵩县、伊川、洛阳,至偃师入洛水。唐代诗文中多用以咏洛阳风物。刘禹锡《将之官留辞裴令公留守》:“祖帐临伊水,前旌指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