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藏
【介绍】:
日本僧人,俗姓禾田氏。淡海帝世,入唐就吴越高学尼受业,学业颖秀。太后天皇世归日本,拜僧正,时年73。《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3首。
【介绍】:
日本僧人,俗姓禾田氏。淡海帝世,入唐就吴越高学尼受业,学业颖秀。太后天皇世归日本,拜僧正,时年73。《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3首。
【介绍】: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作。前半极写气候的反常变化,后半结合时事,深致世乱民贫之慨。“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可谓一字一泪,正见诗圣忧国忧民之心。
诗体名。与古体诗相对。亦称“今体诗”。亦省称“近体”或“今体”。它定型于唐代并很快达到了创作的高峰期。这种诗体讲求格律,对诗的句数、字数、对仗、平仄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近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
【生卒】:758—835【介绍】:字虚舟,行二十,陇西(今属甘肃)人。贞元十年(794)进士。元和、长庆间两度为相,封凉国公,晚年以司徒致仕,卒赠太尉,谥曰成。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8首,
何故,为何。羊士谔《玩槿花》:“何乃诗人兴,妍词属舜华。”
文集。唐段文昌撰。《旧唐书·段文昌传》谓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段文昌集》三十卷,又《制诰》二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四首;《全唐文》存文四篇,《唐文拾遗》补一篇。
古台名。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玡镇夏河城东南。据《越绝书》载:“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玡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水经注·潍水》又记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巡游天下,登上此台,眺望东海,并刻石树碑,
战国时鲁仲连年十二岁就以雄辩之才令辩士田巴折服,闭口改业,终身不复谈。见《太平御览》卷四六四引《鲁连子》。后以“辩折田巴”为称美人富有辩才的典故。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介绍】:齐澣作。一作刘皂诗,又作李绅诗。这是一首宫怨诗。写失宠宫女月下的情思,哀怨忧戚,生动感人。
祭祠祀春秋晋介之推的庙。唐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王昌龄《寒食即事》:“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生卒】:684—762【介绍】:本姓冯,行二,潘州(今广东茂名)人。圣历初,入宫为太监,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与武三思相善。景龙中倾心附结玄宗,擢内给事。先天中以诛萧至忠、岑羲功为右监门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