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巨川

李巨川

【生卒】:?—901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下己。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乾符中应进士试,值黄巢起义爆发,离长安,为藩镇从事。广明至光启间,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之掌书记。王纠合藩镇,征剿黄巢起义军,军中奏请,皆其所作。光启三年(887),以王被杀,贬山南西道节度参军,辟掌书记。景福元年(892),被华州刺史韩建所俘,题诗哀求之,得入其幕。乾宁元年(894)迁掌书记。累授考功郎中、谏议大夫。天复元年(901)奉使河中,为朱全忠所杀。一说光化元年(898)或天祐元年(904)被杀,误。工骈文,长于启状,才思敏捷,文理俱惬,名闻天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四六集》二卷(《宋史·艺文志七》作《李巨川启状》二卷),已佚。《唐摭言》存佚文六句,《全唐文》等漏收。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介绍】:杜甫作。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从彭原(今甘肃宁县)迁驻凤翔(今属陕西)。四月,时陷贼中的杜甫从金光门(长安外郭城西面有三门,中曰金光门)逃出长安,间道(偏僻小道)奔赴凤翔行在,谒见肃宗

  • 王璘

    【介绍】:唐代文学家。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中,应日试万言科,宰相召之,答以“请俟见帝”。宰相大怒,奏废万言科。因无成而归,放浪于杯酒间,潦倒终身。为人才思敏捷,辞学富赡。初试于湖南

  • 纥那曲二首

    【介绍】:刘禹锡作。明杨慎言:“《阿那》、《纥那》皆当时曲名。……《阿那》皆叶上声,《纥那》皆叶平声,此又随方音而转也。”(《艺林伐山》卷二〇)此诗是刘禹锡利用乐府民歌而创作新词的典范之作。是借乐府之

  • 重刻李太白全集

    清李调元、邓在珩合编。十六卷。考其内容,则大体据王琦本而尽削其注。王琦注定本刻于乾隆二十四年,过了五年此书付梓,故云“重刻李太白全集”。其集后所附年谱,虽署李、邓二氏之名,实际上是翻刻王琦所撰李白年谱

  • 崔郊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贞元中寓居襄阳姑母家,与其婢女相爱。此女后被卖于襄阳节度使于頔。郊思慕不已,因寒食节与之相遇,作《赠婢》诗。于頔见诗,即以婢女归之。《赠婢》诗因成唐诗名篇。《全唐

  • 王家

    指东晋琅玡王家。王家人才辈出,王祥与弟王览俱官至宰相,王览孙王导亦至宰相,导从子王羲之为书法名家,羲之七子,有五子知名。见《晋书·王羲之传》。后用以称美别人家族人才辈出。严维《奉和皇甫大夫夏日游花严寺

  • 律赋

    赋体名。律赋是唐代在齐梁骈赋的基础上,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新赋体。其基本特点大致为:(一)篇幅字数有一定的限制。李调元《赋话·新话》卷四:“唐时律赋,字有定限,鲜有过四百者。”律赋超

  • 爱棠

    《左传·襄公十四年》:“武子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杜预注:“召公奭听讼,舍于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害其树。”后以“爱棠”为称颂地方官德政的典故。司空曙《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

  • 闲居赋

    晋潘岳仕宦不达,作《闲居赋》,咏闲居养亲,并寄托失意之慨。事见《晋书·潘岳传》。后因以“闲居赋”指未仕或去官家居。王维《丁寓田家有赠》:“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 古绝句

    指五、七言古体诗中每首四句者。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一〇收有五言四句小诗四首,题名为《古绝句》,后人遂用此名指称与近体绝句不同的绝句。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李绅的《悯农二首》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