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白墓

李白墓

在安徽省当涂县青山西麓。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李白金陵(今南京)第七次游当涂,依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次年因腐胁疾卒于当涂。葬于龙山东麓。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李白好友范伦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访得李白两孙女,知李白临终志在青山,遂将墓迁于青山西麓,立碑墓前,并亲撰碑文。墓旁建太白祠。1980年太白墓、太白祠又重新修复。太白墓之东原有谢朓故宅,今已不存。

【介绍】:

白居易作。采石采石矶李白病死当涂,初暂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正月迁葬青山。采石为李白衣冠冢,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南采石山下采石镇。此诗当为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作。当涂在唐代属宣州,司马为闲职,故白居易有暇远游宣州。前二句为写景,中二句是对李白诗文的极力推崇之辞,后二句是感叹李白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和生活上的颠沛流离。此诗通篇借凭吊李白而自伤被贬。所谓“用古人酒杯,浇自家块垒”者是也。用意深微,撼人心魄。

猜你喜欢

  • 谢公墅歌

    【介绍】:温庭筠作。谢公,东晋谢安。曾统领东晋军队大败苻坚,收复洛阳等地。谢安在七山(今南京市东南)筑有别墅,常游赏其中。诗颂扬谢安运筹山水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看似散淡而系国家安危于一身。表现诗人对功

  • 昌晦

    【介绍】:见陈黯。

  • 夜色向月浅,暗香随风轻

    【介绍】:白居易《答桐花》诗句。这两句诗写夜色因明月相照而浅淡,桐花暗香阵阵,随风飘散,愈加轻雅。诗句以夜之清幽更衬出花之清幽。

  • 寻嵇

    三国魏时嵇康与吕安交友,每次想念对方,往往不远千里前往拜访。事见《晋书·嵇康传》。后因以“寻嵇”为寻访朋友之典。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 李贺年谱

    朱自清编著。收入《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该年谱以帝王年号及干支纪年为序,附以公元纪年,以便对照。该谱于李贺生平事迹有年代可考者,均列入;未能确定其年代而略可推见者,间

  • 瞥地

    突然;迅速地。薛昭蕴《浣溪沙》词:“瞥地见时犹可可,却来闲处暗思量。”

  • 刘山甫

    【介绍】:唐末五代小说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约于唐昭宗大顺元年(890)随父仕岭南,时尚年少。乾宁二年(895)侍从北归,经湖南青草湖,题诗天王庙。约自光化初起仕闽王审知,任威武军节度

  • 绝句四首

    【介绍】:杜甫于永泰元年(765)春在成都作。第三首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出了春夏之交清空明媚的景色。黄翠青白,相映相衬,着色有意无意,而出之自然,形成一幅色彩鲜明清

  • 袁邕

    【介绍】:代宗大历元年(766)曾在宣州与袁等唱和,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辟疆园杜诗注解

    清顾宸撰。凡十七卷。仅收杜甫律诗,其中五律十二卷,627首,七律五卷,151首。此本注解颇详尽,每诗题之后有解题,时地可考者亦一一注明,间或解释题意与命题之由。注释置于篇末,先注释名物、词语、典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