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杨衡

杨衡

【生卒】:760~822?

【介绍】:

字中师,或误作“仲师”。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宝鸡(今属陕西)人。曾与苻载、李元象、王简言隐居庐山五老峰下,号称“山中四友”。贞元六年(790)进士。曾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桂阳部从事。与孟郊灵澈等人相交善。衡工诗,其诗多写山寺景色及方外之情,每多佳句。相传有中表曾盗其诗文投献名公而及第。《全唐诗》录其诗1卷,然混入白居易等人之诗。《全唐诗补编·续拾》补3句。

【介绍】:

唐代诗人。字中师。一作仲师,误。凤翔宝鸡(今属陕西)人,郡望弘农(治今河南灵宝)。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误。约生于宝应元年(762)。少随父仕于蜀。大历末,与苻载、李演、王简言同学于青城山,务佐君治国之道。建中元年(780)共隐于庐山。时称“山中四友”。贞元六年(790)进士及第。七年(791),辟桂管观察使从事。十六年(800),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充桂阳部从事。卒年不详。一说官终试大理评事,误。为人聪慧,负纵横才。有诗名,尤工古调诗。相传有盗其诗文及第者。所作多酬寄赠送、行旅题咏之章,抒写穷愁失意、思归慕隐之情。代表作《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白纻歌二首》等,或语意清脱,无尘土纷华之气,或思致奇拔,词彩瑰丽。《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杨衡诗》一卷,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一卷,补遗一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猜你喜欢

  • 屈宋

    战国时楚国著名的辞赋家屈原与宋玉的合称。后常借以称美文士。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杜甫《赠郑十八贲》:“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 夜思

    【介绍】:李白作。见《静夜思》。

  • 李杜

    特指李白与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已习惯于将二人并称。杨凭《赠窦牟》:“直用天才众却瞋,应欺李杜久为尘。”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

  • 韩文公

    【介绍】:见韩愈。

  • 美竹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会稽山的竹箭古来称美,三国吴会稽馀姚人虞翻为当世名士,孔融读了虞翻《易注》后,认为东南之美者,除了会稽之竹箭、延陵之理乐外,还有虞翻和他的《易注》。见《

  • 甘宁

    三国时巴郡临江人,少年时好游侠,聚徒为首领,后仕吴,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等职。为人轻财重士,勇猛有计谋。好奢华,以缯锦系船。见《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后因以“甘宁”代指州郡长官或将军。罗隐《春日忆湖

  • 许天正

    【介绍】:唐代诗人。郡望汝南(治今河南平舆北)。生卒年不详。高宗时为岭南行军总督陈元光副使,先后历参军、宣威将军。博学能文。《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所附小传。

  • 应试唐诗说详

    清苏宁亭编。宁亭,字凫山,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约生活于清乾隆年间。《应试唐诗说详》,未知卷数。选录唐人应试诗,按内容分类编排。有题解,有注释、评析、圈点。有清刻本,残七卷,不多见。

  • 裹尸

    谓战死沙场。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参见“裹革”。

  • 御事

    三国吴孙权所建的亭子。后以为地名。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望亭。隋时于此置御亭驿,唐代改为望亭驿。王维《送元中丞转运江淮》:“东南御亭上,莫使有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