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商隐作。这首带有自叙传性质的长篇七言歌行,着重抒写了作者于宣宗大中三年(849)应辟入徐州卢弘止幕前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如在桂州郑亚幕中的生活,从桂州北回时的遭遇,回长安后的困顿,在京
指晋代陶潜。因其曾任彭泽县令,但因不堪官场逢迎之苦,弃官归隐,故称。或用以美称县令。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亦用以咏隐士。张乔《七松亭》:“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即萱草。古人认为怀孕的妇人佩带宜男草必生子。于鹄《题美人》:“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介绍】:五代吴时道士。姓名无考。自称为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2首。
明朱之藩编。有万历四十年(1612)朱氏刻本。是书共十二卷,收录孟郊、郑谷、许浑、姚合、杜牧、薛能、李中、吴融、罗隐、李频、许棠、杜荀鹤诗各1卷,其中颇有世所罕见之集。朱氏另编《中唐十二名家诗》,与此
①军营,营垒。马戴《边城独望》:“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②指西北少数民族营垒。戎,古代西方少数民族部落名。杨巨源《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百两开戎垒,千蹄入御栏。”
诗集。唐王季友撰。《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著录《王季友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王季友诗》一卷。《唐才子传·王季友》谓有集传于世。其集已佚。《全唐诗》存诗十三首。
【介绍】:五代南唐庐陵县宰。余不详。《全唐诗》存《题杨克俭池馆》诗1首。
①严羽评点。二十二卷,是严羽、刘辰翁评点《李杜全集》本中的李白卷,刘辰翁评点杜甫卷。崇祯二年闻启祥刻本。首列闻启祥《沧浪须溪评点李杜诗序》。此书仅刊诗赋,不收碑序杂文,间用杨萧二家注所阐诗意,不注典故
据《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载: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孔子以为正值世衰道穷之际,麟不当出,乃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掩面,涕沾袍。后以“宣尼掩袂”为哀叹世事纷乱、境遇穷困之典。杜甫《八哀诗·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