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王昌龄作。从诗意看,当作于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校书郎时。诗写天子贤明,下诏延揽人才,诗人幸得赏识,对未来充满信心。胡应麟评该诗为“六朝之妙诣,两汉之余波也”(《诗薮》内编卷二)。
【介绍】:唐代文学家。曹州(治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生卒年不详。曾上书姚崇,当为玄宗开元前期人。《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其《上中书姚令公元崇书》。
【介绍】:见欧阳炯。
张衡为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四愁诗》表达了对弊政的忧患和郁郁不得志的愁绪。后因以喻指愁思诗作。崔峒《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僧人穿的袈裟。平铺为方形,故称。法照《送清江上人》:“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亦用为僧人代称。司空曙《题凌云寺》:“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介绍】:郑谷作。见《登杭州城》。
【介绍】:张说作于出任幽州都督时。凉风吹雨,寒林萧瑟,边塞生涯之苦可知,至于宴饮高堂,乐忘迟暮之心,边城为将,方知君恩隆渥,全为正言反说。欲擒故纵,诗人用笔何其狡狯。故前人评其满腔萧瑟之感,托意深婉。
①谓战争气氛。李白《塞下曲六首》之六:“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②犹士气。杜甫《新婚别》:“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生卒】:857—928后【介绍】:唐代新罗国诗人、散文家。字海夫,号孤云。新罗国(今韩国)庆州沙梁部人。年十二入唐求学。乾符元年(874)宾贡及第。后寓居洛阳。调授宣州溧水尉。广明元年(880)淮南
指春意正浓。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蒲如交剑风如薰,劳劳胡燕怨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