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桃花源

桃花源

①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尘世隔绝的美好世界。相传桃花源中人是秦时为避世乱而入此中隐居的,此地生活富足,社会安定,人民怡然自乐。后因以指隐居之地。亦指理想的生活环境。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亦省作“桃源”。杜甫《不寐》:“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②指仙境。亦美称女子的住处或男女欢会之事。或省作“桃源”。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二三:“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参见“桃花洞②”。

猜你喜欢

  • 王镣

    【介绍】:字德耀,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徙扬州(今属江苏)。懿宗咸通年间进士及第。僖宗乾符三年(876)任汝州刺史时被王仙芝所执。后贬韶州司马,终太子宾客。《全唐诗》存诗1首。

  •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介绍】:来鹄《云》七绝首联。诗谓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却是虚幻的,云倒映在水里,深藏在山中,一会儿是一片流云,一会儿又层层叠叠。诗抓住了云的形象性、变动性特点,非常传神。

  • 走兔投巾

    编结巾带放在地上变成兔子。语出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后因以咏兔。王勃《出境游山二首》之一:“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 隔林萤影度,出禁漏声寒。愁雨洞房掩,孤灯遥夜阑

    【介绍】:武元衡《秋夜寄江南旧游》诗句。禁,宫殿。洞房,内室。阑,晚。前两句写室外景象和感受,后两句写室内景象和情怀。四句由外及内,借秋夜京城富于特征性的意象,烘托出孤寂凄凉的气氛,表达了对江南故人的

  • 魏相之

    【介绍】:见魏扶。

  • 孙氏

    【介绍】:唐进士孟昌期之妻,乐安(今山东博兴)人,一作乐昌(今属广东)人。善诗,常代夫作诗。后以才思非妇人之事而焚其所作。《全唐诗》仅存诗3首。

  • 息躬历诋

    息躬,指汉代息夫躬。哀帝时息夫躬擢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上疏历诋公卿大臣以亲幸。事见《汉书·息夫躬传》。后以为咏奸佞毁谤的典故。李瀚《蒙求》:“葛丰刺举,息躬历诋。”

  • 资治通鉴考异

    专著。宋司马光撰。三十卷。司马氏修《资治通鉴》,“其间传闻异词,稗官既喜造虚言,正史亦不皆实录,光既择可信者从之,复参考同异,别为此书,辨正谬误,以祛将来之惑。”(《四库全书总目》)此书于元丰七年(1

  • 正月十五夜灯

    【介绍】:张祜作。此诗描写正月十五之夜京都火树银花的壮丽景象,特别是宫廷之中数百宫女联翩起舞,歌声响彻云霄,更是令人心驰神往。清黄周星曰:“令人眉舞色飞矣,那得不高声喝采。”(《唐诗快》卷一五)

  • 三生石

    据唐袁郊《甘泽谣·圆观》载:洛阳惠林寺僧圆观与谏议大夫李源为至交,常共同出游,见妇人汲水,言称姓王的孕妇所怀之子是他的来世托身,并约定十二年后中秋月夜在杭州天竺寺外相见。此夜圆观死而孕妇生子。十二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