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由东向西分为十二等分,叫十二星次。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星次绝轩台,风衢乖禹服。”
相传老莱子年已老而父母尚健在,为使父母愉悦,老莱子穿着幼儿五彩之衣,嬉戏于父母身边。后因以“五彩衣”为咏孝养之典。独孤及《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脱却貂襜褕,新著五彩衣。”亦作“五采裳”。
【介绍】:唐末诗人。曾官左司员外郎、侍郎、御史中丞、尚书左(一作右)丞。与郑谷交善。《全唐诗》存其《题马嵬驿》诗1首,而此诗重见于罗隐名下。
【介绍】:韩琮作。见《晚春江晴寄友人》。
即白椎。做佛事时长老手持的白杖。亦指佛教仪式,因由长老持白硾宣示始终,故称。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五诗句。据《管子·小问》载,春秋时齐桓公有一次骑马出猎,有只老虎见后躲藏起来,桓公问是何因,管仲说,这两匹马像駮,駮食虎豹,故虎惧而不前。诗意是说有奇才异能之人,不遇
见“陶家菊”。
【介绍】:王维作。诗以旁观者身份描写陌上别离场景。游子被迫外游以奉养老亲的困境和他与四邻亲友的惜别之情,都得到了真切表现。诗之末句,反映了作者同为宦游人的悲哀。钟惺评曰:“观别者,与自家送别,益觉难堪
【介绍】:见薛令之。
白居易《李十一舍人松园饮小酎酒,得元八侍御诗,叙云在台中推院有鞠狱之苦,即事书怀,因酬四韵》:“唯应清夜无公事,新草亭中好一期。”诗末注曰:“元于升平宅新立草亭。”升平坊在西京外郭城,据此知元八(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