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字全乙,行大。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累官弘文馆校书郎。虽诗负盛名,但流落不偶。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录其诗十一首,并云:“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词奇,忽有所得,
【生卒】:634—686?【介绍】:唐代诗人、骈文家。字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博学善文。二十岁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总揽书记,甚
【介绍】:姓名无考。据载懿宗朝曾至长安青龙寺访知事僧,寺僧不礼待,怒而题诗于寺门而去。《全唐诗》收此诗。
【介绍】:《全唐诗》误作胡玢。唐末处士。隐居庐山,又曾居洪州西山,与贯休、曹松多唱和。约于昭宗时卒,曹松有诗哭之。《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
指春秋卫国国君姬和,年九十五犹不以老自居,勉励群臣要时刻给他指出他的过失。见《国语·楚语上》。后以“卫武公”或“卫武”为称美长寿之典。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愿公如卫武,百岁尚康强。”又《
【介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师道之侄。龙朔年间为中台司列少常伯,为选人所讼而罢免。后官至吏部侍郎、国子祭酒。《全唐诗》存诗2首。
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韦元甫《木兰歌》:“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介绍】:丘为作。诗题一作《山行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通过作者访隐者不遇这个具体事件,感悟隐逸之趣与清净之理,表现了诗人的幽情雅趣和旷达胸怀。结尾“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二句,暗用王子猷雪夜访戴不遇却
易醉之酒。白居易《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一榼扶头酒,泓澄泻玉壶。”
【生卒】:768—832【介绍】:字宽,小字起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柳公权之兄。贞元元年(785)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二年(807)为西川营田副使兼成都少尹。后历吏部郎